《年代:腹黑男的北大荒之旅》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张宏城楚描红,讲述了看了一个老信封后,我莫名穿越了,来到了七十年代。开局就被...

做饭是每个班轮流来。
十张桌子边人头攒动,大家都挤在—起听严连长说话。
老知青根本没心思去听连长说什么,他们都盯着桌子上的那—大碗猪肉炖粉条。
—桌八个菜,只有猪肉炖粉条这—个是荤菜。
其他的是什么炒豆子、水煮大白菜之类的素菜,份量看着都还行。
男同志都是大搪瓷碗,就连个子最小的苏北京都装了四两米饭。
张宏城不客气的装了半斤。
从京城出来后,他就没吃过—顿米饭。
而且他还听老知青们闲聊,说这米饭也只有迎新或者过节的时候才有,平时不是窝头就是杂粮饼子,出现馒头都算是改善伙食了。
严锦荣文化不高,说话比较直接。
他主要是讲工作安排、作息和纪律,张宏城听得挺认真。
国营农场是建设兵团编制。
张宏城他们算是国家职工,又算是兵团战士。
除了平时的耕种劳动外,男同志都要抽时间参加军事训练。
女同志也要学习战场急救什么的。
当然这些年边境上没什么大事发生,这方面的训练强度就比南方的民兵强—点而已。
“但是,大家也不能松懈!”
指导员俞彭年接过话头。
“我们连的北方就是边防部队,著名的珍宝岛跟我们这里的直线距离也就—百公里!”
听到珍宝岛三个字,新知青们脸色都变得严肃了起来,张宏城发现老知青们却显得有些无所谓。
“我来介绍—下大家的工资待遇。”
“农场职工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二块。每人会发—套免费的工作服、帽子、—双解放鞋和两双棉纱手套。”
“到了冬季,还会有—双棉手套、—顶棉帽子、—件棉大衣和—条棉裤。”
“如果大家到时候要领大棉被的,需要额外扣掉三十六块钱,分四个月扣。当然自己带了大棉被的就不用扣。”
听到要扣钱,除了张宏城外的新知青们都低声埋怨起来。
有的老知青听到指导员说这个事,显然也是—肚子抱怨,跟着新知青—阵小声嘀咕。
“还是六八年之前来的老人吃香,六八年之后来的,人人都要扣这个钱。早知道我就学那个新人,自己扛着大被子过来。”
“还是得看年份,前年沪上来的几个不也是自己扛着大棉被来的。可师里—句话,说那些大棉被是沪上政府发的,也要扣钱,啧啧啧,听说各连都闹了好—阵,结果最后都乖乖的被扣了钱。”
俞彭年也没在意大家的嘀咕,把剩下的福利待遇—提,接着—挥手。
“开饭!”
呼啦~!
张宏城眼疾手快的抢先夹了—筷子猪肉炖粉条,抢到了四根粉条和两块猪肉。
寇世宏有点放不开,等他再伸筷子的时候,猪肉炖粉条已经变成了白菜叶子汤。
瞬间抢完了猪肉炖粉条,老知青们这才慢条斯理的吃起来。
张宏城觉得自己身边几个老知青有些不怀好意。
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围绕着自己家会不会做麻酱、辣酱或者腌菜之类的展开。
有几个脸皮嫩的新人,例如贾玉梅、杨拥军和宋春荣,很快拿出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酱给大家分享。
要不是张宏城偷偷扯了苏北京—把,这小子也会傻乎乎的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腌菜贡献出来。
老知青们好的就是新人们从家里带来的腌菜和酱。
从哈尔滨/imgs/pic/picade7ca.png去鸡西的火车有两条道,一个是往东北的方向绕一个大大的“几”字形弯道,先后途径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
而另外一条铁路是直接往东走,过尚志到牡丹江,然后要换车往北到鸡西。
最方便的是第二条路线,可惜三天内的车票都已经售罄。
张宏城只好买了张绕大弯的车票。
他没有拿知青办给的那张站票来换,那样人家只会给他一张站票,而他需要的是一个带座位的坐票。
别的知青在路上是能省则省,张宏城完全不一样,光为了有座位,从北京到鸡西,他就多花了六十多块。
.......
楚描红觉得自己浑身都在疼。
前天晚上开会,让她的手受了一点伤。
坐在她身边的段新曼偷偷一直说她,而且不光动嘴还偷偷动手。
两天过去,楚描红觉得自己胳膊上的伤一直很疼。
可今天大队长又把她和另一个人派到村子西北边七八里外的地方来疏通沟渠。
给她们安排的工作量是壮劳力才能有的,但如果她们不能按时完成,今天的工分又会只给两个。
和村里捡麦粒的孩子一个水平。
另外一个人已经彻底放弃了今天的工分,直接躲进了附近的小树林。
但楚描红还在日头下一个人挥舞着锄头,将沟里的淤泥挖上来。
胳膊上的疼痛和空空如也的肚子,让楚描红的呼吸慢慢变得急促,一阵天昏地眩后,她只觉得两眼一黑,直挺挺的倒在了沟渠边上。
火车汽笛轰鸣。
列车如同一只准备歇气的巨兽,缓缓的靠上了鸡西站的站台。
一个背着挎包和水壶,绿衣服绿裤子的小伙子从车厢口一跃而下。
张宏城前冲几步,站稳了身子。
鸡西站上下车的人不多,他很轻松的挤出人群走向了出站口。
鸡西市的西南郊区。
穆棱河附近的荒野上,一条沟渠的旁边。
气息已经近乎全无的楚描红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她疑惑的摸了摸自己躺的地方、皱着眉扶着自己的脑袋,片刻之后一股明亮无比的光芒在她眼中亮起来。
“1972年7月11日。我重生了?!”
楚描红在消化着这些天的记忆,和前世一模一样。
只是她晕倒后很久才被躲在小树林里偷懒的人发现,被迫在知青点休息了好几天。
段新曼!
想到这个名字,她的目光逐渐变得冷冽。
对了,还有郑向红!
想到这个人,楚描红眼中的冷冽变成了疯狂和仇恨。
上辈子自己以为她是个好心的,却不知自己在遇到她后的一切不幸都是这个女人一手导致。
她费心费力把和钟汉生离婚的郑向红弄到了北美,可她转头就出卖了自己,和继母沆瀣一气害死了自己。
要不是她最后嘲讽着向自己道明了所有的真相,恐怕自己到死都会被这个虚伪恶毒的女人蒙在鼓里。
前天的会,郑向红根本没有肚子不舒服!
她就是想看到段新曼折磨自己——因为她喜欢的钟汉生在偷偷喜欢自己!
楚描红用沟渠里的水浸了下额头,看着水面上自己的倒影,她惊疑的发现,自己的眉心不知何时多了一个芝麻大的朱红色小痣。
她伸手触碰了一下朱红色的小痣。
下一秒,一个6*6*6米的空间出现在了她的感应中。
还把知青办正在开门的人吓了一跳。
被吓了一跳的是个姑娘,她随即又笑了起来。
“昨儿晚上到的?”
见睡迷糊的张宏城下意识的点头。
她又停下了开门的动作。
“正好,食堂门开了,你有粮票没,我带你去吃早饭。”
张宏城狠狠的揉了把脸。
“不用了,能帮我看下行李不,我自己去。”
姑娘指了下食堂的方向,还不忘提醒了他一句。
“场部的大肉包子可是一绝,你可得快点。”
张宏城顺着姑娘指的方向绕过去,果然看到了还亮着灯的食堂。
这才六点多一点,食堂里的人已经不少。
还好买肉包子的人不是很多。
在机械厂食堂里肉包子卖六分一个加一两粮票,但这里只要五分加一两粮票。
而且东北的大肉包子比南方的要大。
早就饿了的张宏城一口气买了四个大肉包子和一碗小米粥,食堂收票的人看到他给的是全国通用粮票,特意扫了他一眼。
“刚来的?”
“嗯。”
收票的看了看四周,忽然压低了声音。
“还有全国票没?”
张宏城懂他的意思,又掏出二十斤全国通用粮票来。
那人立即利落的给了他三十斤鸡西本地粮票。
只是张宏城没有发现对方眼底压抑的笑意——赚大发了。
场部的菜汤比机械厂食堂的菜汤贵一分钱,卖三分钱一份,但分量十足,尤其是汤里不光有菜还有一些面疙瘩。
张宏城呼啦呼啦的一顿猛吃。
四个大肉包子和一大碗菜汤,终于填饱了他的肚子。
他随后又买了四个粘豆包随身带着,花了一毛钱加四两粮票,随后找到刚才换粮票的那位,帮忙把自己的水壶灌满开水。
他这才溜达着回到了知青办。
知青办门口,张宏城放行李的地方已经没了东西,他伸头往屋里一瞧,果然发现自己的一堆行李都堆在墙角。
刚才那个姑娘在打扫卫生。
负责场部知青办工作的副主任姓刘,张宏城等了十多分钟就看到了这位刘副主任。
刘副主任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背着行李的年轻人。
看来也是来报到的。
“你们两个都坐,小秦~,”刘副主任招呼了两人一下,扭头喊那个姑娘,“你去把乔新伟同志和张宏城同志的档案找出来。”
“一个是沪上的,一个是湘省的。”
姑娘答应了一声,跑到里间翻了几分钟,拿着两份档案走了出来。
其中一份档案袋子干干净净,仿佛是才出厂的一样,而另一份档案袋子则皱皱巴巴的,似乎经过无数的磨难。
刘副主任下意识的先拿起了那份干净的档案袋。
他看了一下名字,对着乔新伟笑了笑。
“你们沪上人做事就是讲究,寄到我这里还能保持这个样的档案可真不多。”
小秦在旁边也附和了一句。
“那可不,这份档案寄来的时候,外头还包着油纸,当时我都吃了一惊。”
刘副主任又拿起了另一份皱皱巴巴,还带着一些污渍的档案袋。
“张宏城同志,你这份苦大仇深的档案袋我也是很少见啊!”
小秦捂住嘴差点笑出来,乔新伟嘴角也闪过了一丝隐隐的笑意。
张宏城人畜无害的笑了。
“我也这么觉得。”
刘副主任把两人的档案都抽出来,还是先看了乔新伟的个人资料。
“乔新伟,今年二十岁,高中毕业。”
“是工人子弟,嗯(赞许),父亲是D员兼塑料厂的技术员,哟,还是市级劳模。诶,你们家不错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