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品人阅读笔记网!手机版

品人阅读笔记 > 首页 > 女生频道 > 都市

>

穿越红楼之贾府我做主贾宝玉王夫人结局+番外完整文集阅读

贾宝玉王夫人 著

都市完结

施礼道:“原来是琏二哥,琏二哥这是从哪来?”贾琏笑道:“刚从外面办完事回来,刚刚看...穿越红楼之贾府我做主贾宝玉王夫人结局+番外小说最新章节由品人阅读网网友搜集并发布,穿越红楼之贾府我做主贾宝玉王夫人结局+番外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品人阅读网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括全本的和正在连载中的.如

状态:完结  作者:贾宝玉王夫人  19.63 千字更新时间:2024-12-18 23:02:38

在线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贾宝玉细想了一下,施礼道:“原来是琏二哥,琏二哥这是从哪来?”贾琏笑道:“刚从外面办完事回来,刚刚看你魂不守舍的,可是在想什么?身体可大安了?”贾宝玉先回答贾琏...

穿越红楼之贾府我做主贾宝玉王夫人结局+番外完整文集阅读
贾宝玉细想了一下,施礼道:“原来是琏二哥,琏二哥这是从哪来?”

贾琏笑道:“刚从外面办完事回来,刚刚看你魂不守舍的,可是在想什么?身体可大安了?”

贾宝玉先回答贾琏说身体已经好了,又苦笑了一下,道:“上午求老爷给我向国子监李祭酒开办的学堂写推荐信,谁知道进学堂还要经过考核,这不,正在为这个发愁呢。”

贾琏惊讶道:“族里有学堂,怎么还要出去读书?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贾宝玉挠了挠头说:“只因听族里学堂学风不好,便想着找个平静一点的地方读书。”

贾琏仔细打量了贾宝玉几眼,摇头笑道:“看来你是下定决心要走读书科举了,难得,昏迷了一个月竟好像变了一个人。”

贾宝玉道:“决定要读书,就想着要去个好一点的地方。”

贾琏道:“说的有理,好好努力,争取为我们贾家再考个进士回来,可千万别学我读书十载,连个秀才都没考过。”

贾宝玉心里暗笑,这位琏二哥还挺有自知之明的,他人不坏,以后倒是可以多来往一下。

贾宝玉谢过贾琏的嘱托,兄弟两人又聊了一些话后,贾琏便径自去荣禧堂了,看来是向贾政汇报什么。贾宝玉感叹,贾琏跟贾政这位叔叔的关系竟然比对他老子贾赦还要亲近,不得不说大家族是非多啊。

贾宝玉走到降云轩门口,听到里面传来几位女子的娇笑声,又听到晴雯说:“我们二爷醒来后变化可大了呢,不仅性子沉稳了些,还更喜欢照镜子了。”

其她女子听了后,哈哈大笑,有一个灵动的声音说:“怕是宝哥哥更臭美了。”

贾宝玉拨开门帘走了进去,笑道:“谁说我更臭美了?”

那个声音灵动的女子直视着他,笑而不答。

贾宝玉看她弱柳扶风又自有一种风流态度便明白她是林黛玉。贾宝玉看着这个傲娇的小女孩笑道:“原来是林妹妹说的,那没事了。”

其她女孩子见她这般怂,又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贾宝玉再向旁边看去,只见一个年龄稍大一些,容貌丰美、举止娴雅的女子也在凝神的看着他。贾宝玉对她一笑,说:“宝姐姐也来了。”

薛宝钗轻笑道:“宝兄弟可大安了?”

还没等贾宝玉回话,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女孩就说:“二哥哥现在哪里像有事的人嘛?”

贾宝玉过去揉了揉小丫头的头,转头对宝钗说:“我已经没事了,多谢宝姐姐关心。”又将桌子上的草莓拿来一个塞到小丫头的嘴里,说:“惜春现在不调皮了啊?”小丫头翻了个白眼,没说话,过去对着一盘葡萄吃了起来。

贾宝玉尴尬的摸了摸鼻头,又对旁边坐着的迎春和探春见礼,迎春肌肤微丰、温婉可亲,探春削肩细腰很好辨认。

贾宝玉接着又对众姐妹们施了一礼,说:“多谢姐姐妹妹们挂念着,我早就听袭人说在我昏迷的这段日子里姐姐妹妹们不时来探望我。宝玉多谢了。”

林黛玉咦了一声,说:“宝玉,你竟然谢我们?可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

贾宝玉道:“虽然之前昏迷,但脑子是清醒的,想了很多事,也感觉以前太过荒唐了一点。”

薛宝钗赞叹的说:“宝玉真的是长进了,古人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呢,这可不在宝玉身上应验了吗?”

其她姐妹也纷纷称是,为宝玉的变化而感到高兴。

贾宝玉谦虚的说:“宝姐姐谬赞了,天降大任怎么会降到我身上?”又话题一转,说道:“湘云妹妹没来吗?我昏迷的时候她好像也来过几次。”

探春说:“湘云在家中颇受约束,今儿还来信说要你向祖母求情,接她来府里多住些日子呢。”

贾宝玉点头道:“好,晚上我就跟老太太说。”

林黛玉又对宝玉说道:“听说你要去国子监祭酒那里读书?”

其她姐妹也都看着宝玉,明显很关心这个问题。

贾宝玉点头道:“是有这个想法,但能不能通过考核还不一定呢。”

惜春吐出嘴里的葡萄,说:“那我们以后是不是很难见到宝哥哥了?是不是不能在一块玩了?”

贾宝玉明白这不光是惜春的疑问,恐怕也是众姐妹们的问题。他摇了摇头说:“当然不是啦,去学堂读书是一天一趟,而且学五天能休息两天,我们还会经常见得,就是比平常在一块玩的时间少些了。”

薛宝钗点头说:“宝玉去学堂读书是正经事,只是我们还得定个日子,每过一段时间就一起聚聚,这样也不单薄了兄弟姐妹间的情分?你们觉得可好?”

林黛玉、探春等人都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薛宝钗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

探春说:“这件事还需要好好谋划,不如等湘云来了再一起商议,她点子一向多。”

林黛玉举手赞成道:“没错,这件事少了她可不成。”

众人又说说笑笑起来,不知不觉太阳竟已经下山了。这时鸳鸯打开门帘进来,笑道:“你们都在一块呢?正好不用我多跑腿了,老太太让你们去吃饭呢。说是庆祝宝玉痊愈而且还长进了。”

众姐妹们又笑做一团,林黛玉调皮的说:“我们还是沾了宝玉的光呢,要去吃宴席了。”

贾宝玉看着高高兴兴的姐妹们,无可无不可,他笑着说:“那今晚大家可要多吃点,一起哄老祖宗开心。”

众人来到荣庆堂,只见正厅里摆了两张桌子,主桌上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和王熙凤都在坐,贾母让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坐到了她们一桌上。探春、迎春等人也在另一张桌子上坐好。

不一会儿,各种丰盛的菜肴都被端了上来,宝玉等人不断地说着玩笑话逗贾母开心。薛姨妈也问宝玉恢复的如何,宝玉一一答了,又问了些表兄薛蟠的情况。

这顿饭众人吃的其乐融融,宝玉也趁机向贾母提出接史湘云来住几天的请求,贾母爽快的答应了,说明天就让人去接。

半个时辰后,众人吃饱喝足,为了不打扰贾母休息才互相打招呼散去。

学堂前的广场,一群学子站在台阶下,上面的是李守忠和夫子们。一个中年书生站出来,扫视了底下的众人一眼,说道:“等会点到名字的上讲台来,我会从箱子里抽出一道四书题,回答合格者通过考试。”

贾宝玉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要范围不超过四书,他都是有把握的。

“第一个,孙越。”

随着一声点名,一个小胖子走上讲台,他先对院长和诸位夫子行礼后,再聚精会神的听中年书生道出题目。

书生拿出箱子中的一个纸团,展开道:“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小胖子松了一口气,很明显,这句话他准备过。

“这是《中庸》里第四章的内容,意思是孔子说:“中庸之道实行不起来的原因,我知道了 。聪明的人做得太“过”,往往超过中庸的标准;愚钝的人却常常达不到中庸的标准。中庸之道昌明不起来的原因,我是知道的。贤德的人往往做过了头,不贤的人却常常达不到标准。这如同饮食一样,人没有不进饮食的,但很少有人能品准饮食的味道的。”

一位夫子捻须笑道:“不错,回答清楚,熟记于心。”其他几位夫子也纷纷点头。

书生道:“孙越考核合格,正式成为白鹿学堂学子。”

小胖子兴奋的跳了一下,又向夫子们行礼后,退到了讲台的右边。

陆续又有十多个个学子被点名,他们的问题多是《中庸》里的,也有几个取自《孟子》、《大学》。

目前通过考核的只有五成左右,平心而论,题目不难,但还是有很多人回答不完整,而惨遭淘汰。

“下一个,贾宝玉。”书生对着名单念道。

众人齐刷刷的将眼睛看向他,荣国公府的嫡系,生而带有美玉以至于轰动整个京城,再加上三言两语说退王建,立志要做文武全才的贾宝玉,到底是真有能力还是只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他们都迫切的想知道。

贾宝玉听到叫他,从容不迫的走上台阶,恭敬的对夫子们行礼,丝毫不受周围人眼光的影响,光凭这份气度就让很多人在心里暗暗点头。

书生从箱子里抽出纸团,展开道:“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底下不少学子有的皱眉,有的迷惘,也有的沉吟思考。显然此题要比前面的难解释一些。

贾宝玉胸有成竹的答道:“这是《中庸》第二十八章的内容,意思是孔子说:愚昧却好自以为是,卑贱却好独断专行 ;生在现今的时代,却要恢复古代的制度。这样一来,灾难就会落到他的身上。”

几位夫子商议了一下,就快要宣布贾宝玉通过考核的时候,李守忠缓缓的说道:“《中庸》在北宋时经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又有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你觉得《中庸》因何倍受名家青睐?”

众人惊呼,此问有些超纲了,他们虽都已学过四书五经,但对破题、承题还不甚了解,大多只会照本宣科,如何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贾宝玉凝神细想了一会,他在前世了解一些名家对《中庸》的看法,但此时该如何归纳整理,从自己的口中说出来才是最关键的。

思索了一会儿,他小心的答到:“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一般人是很难达到的。

《中庸》是儒家修身的学问,核心要义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用中”。达到“用中”的途径有二,一是“慎独”,二是“诚”。

《中庸》全篇主旨,意在指导儒生,养成刚正不阿、中立不倚的君子人格。儒家认为,君子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在任何环境中都要坚持原则,不同流合污。只有在个人道德修为上,做到择善固执,才能通过“道中庸”而达到“极高明”的境界,成为万众景仰的圣人。这是我理解的为何《中庸》倍受名家青睐的原因。”

讲台下的学子们都惊呆了,甚至还有一些头戴方巾取得秀才功名的书院子弟也被宝玉的一番话吸引了过来。

李守忠旁边一位头戴儒冠的老者激动的道:“说得好,不出十年,此子必名扬天下,我等需让一头地也。”

台下的众人也心服口服,没有对《中庸》很深的理解,是难有如此高明的言论的。有几个人带头鼓起掌来,还有的人高呼贾宝玉的名字,愿与宝玉结交,一起坐而论道,一时场面显得分外热烈。

李守忠点了点头,对这位关系匪浅的后辈更重视了一些,可以说今天贾宝玉的表现让他惊讶。他身为荣国府的亲家对宝玉还是听到一些风声的,先前只知道他不学无术,整日在女子间厮混,如今看来有些言不符实,贾宝玉并非那么不堪的人,相反还是一个难得的读书种子。

“难得,小小年纪有如此见解,当为今天应试者第一名,你考核通过了。”李守忠笑着说道。

贾宝玉很高兴,他现在最缺的就是名气,想必今日之后京城的人对他都有了一些不一样的认识。在向李守忠和夫子们行礼后,宝玉退到一旁,等待所有人考核结束。

接下来参加考核的贾兰很幸运,抽到的题是《论语》中的“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他回答虽有停顿,但说的完整,最后也顺利通过了。如此一来,叔侄二人全都通过学堂考核,这在武将勋贵子弟中还是头一次。

……

这次考核总共有十二人通过,在了解了学堂中的规矩和领了衣服之后,众人便离开了,正式入学要到十天后的四月初。

礼部侍郎王恒府

“你这逆子,竟然被贾家小儿三言两语说的败下阵来,真是丢尽了我的脸面。”一个头戴珊瑚顶冠,身着绣锦鸡官服的中年人狠狠的说道。

王建跪在地上,脸色发白,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是在心里不停的咒骂贾宝玉。

“老爷,你让我打听的那个贾家小子,他考核通过了。还得了头名。”一个仆人进来急急的说道。

“什么?!”王恒气的眼冒金星,又上前狠狠的踹了王建一脚。

西宁郡王府

李乘风撇了撇嘴,道:“有什么好神气的,百无一用是书生。”

李镇摇头道:“文贵武贱,贾家小儿能去白鹿书院读书,注定他未来成就不低。”

李镇又负着双手,看着窗外的晴空万里,嘴里喃喃的道:“吹皱了一池春水,官场要变了。”

皇宫

一个尖细的声音在汇报着什么。

“你是说这些话都是荣国府那小子说的?”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举手投足间充满威仪的老者说道。

“是的,陛下,他还得到了李祭酒的赏识。”一个面白无须,身着太监服饰的人答到。

“有趣,朕记下了。看来勋贵子弟也不全是酒囊饭袋。”老者脸上满是笑意的说道,但若仔细观察就不难看到他的眸子里漆黑一片,甚至还带着点冰冷的意味。

京城其他勋贵、大臣府邸,也都流传着荣国府出了一个读书种子的传言。

今日的京城因宝玉而起了波澜,这也是自宝玉生而带玉后,第二次引起这么大范围的关注。

一只“蝴蝶”轻轻的在历史中扇动了一下翅膀,整个世界都将发生变化,红楼的走向已经开始变了。

宝玉回到荣国府后,让晴雯把他买的小玩意分给宝钗、黛玉等人。

看着屋里的几个丫鬟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一大包东西,显然也喜欢的不得了。宝玉笑道:“喜欢什么就挑一件,这堆东西不值几个钱的。”

晴雯高兴的说:“真的吗?谢谢二爷。”正要伸手去拿一个竹马,袭人上前制止了她。

“还没给姑娘们送去呢?哪里就轮到我们挑了?”袭人对晴雯有些责备的说道。

袭人是深受老太太和太太信任的,是宝玉房中的大丫鬟,再加上为人和善,其她丫鬟们都很服她。晴雯与袭人关系要好,听到袭人说她,就把手收了回来,没说什么。

贾宝玉看到了这些,从内心来讲他并不觉得晴雯举动有什么不妥,但这里终归是古代,是有阶层的,有袭人约束着降云轩里的丫鬟,也省了宝玉很多麻烦事,他可是记得书中晴雯就是因为性格刚强和长得好就被赶出了贾府,最终病逝而亡。他现在没能力保护她们,对她们好,被有心人告密,也只会是害了她们。

袭人对宝玉说:“不如将这些东西平均分开,一来不至于厚此薄彼,二来也方便些。”

宝玉点头,笑道:“袭人姐姐说的是。”又接着对晴雯说:“送的时候从林妹妹那走,按住处远近的顺序来送。”

晴雯瘪了瘪嘴,道:“二爷,我不傻,送东西又不是第一次了。”她心里有些委屈,宝玉近来一直格外“关照”她,好像很怕她做错事一样,难道自己比袭人差这么多吗?

宝玉看着晴雯蔫头耷脑的样子,不由得哑然,心里道:“这个小妮子得快点长大啊。”他现在一想到晴雯最后悲惨的下场,心里就一阵难过。其实他也害怕,害怕自己改变不了结局,

袭人将东西分好,一份就两样小玩意而已,有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的,因为湘云回候府了,宝玉便将她那一份留了起来,等她下次来再给她。

众人再仔细的检查一遍,发现没有遗漏后,宝玉就让她们挑选剩下的东西。

秋纹和麝月等都兴奋的去拿自己心仪的,而晴雯却没有动手。宝玉心里明白,她还在为刚才的举动纠结,就将她先前中意的竹马拿来递给她,道:“给,别瞎想,喜欢就拿着。”

接过做工粗糙的竹马,晴雯眼里涌现出了泪花,她强颜欢笑道:“谢谢二爷,我去送东西了。”

看着晴雯慌张的走出去的样子,袭人会意的一笑,这丫头是被宝玉感动了呢。

宝玉打发其她丫鬟出去玩,屋里就剩下袭人。袭人笑道:“这是怎么,有什么不可与人说的事?”

宝玉尴尬,他与袭人之间的关系自是不同寻常的,之前与袭人在秦可卿房里发生的事估计麝月她们也是知道的,可他现在毕竟灵魂是二十多岁,面对十三岁的小丫头,他心里还是多少有些负罪感。

宝玉摇了摇头,理清思绪说:“你知道我写了本书吧?”

袭人点头道:“知道啊,听麝月说了,写的故事很好呢,我们都喜欢听。”

宝玉笑了一下,道:“那你应该知道浩轩书坊吧,我把书卖给他们了,确切的说是跟他们合作。卖书的利润,我们占三成。”

袭人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说:“你今天出去是为了这个?你不是最烦经济世俗的吗?”

贾宝玉心里叹气,原先的贾宝玉从小锦衣玉食,确实视金钱如粪土,但他知道结局,怎么还敢如此!

他从怀中把与曹国丈签的契约拿出来,交给了袭人,道:“这是契约,你收好。”

接着回答袭人的问题,说:“以前不知道没钱的艰难,听人说我们荣国府这几年的开支也是入不敷出的,隔壁的宁国府也好不到哪里去。既然写出了这本书,拿去赚银子,自己用着钱不是更方便?”

袭人看着宝玉,发觉他真是跟以前不同了。但这种变化她是喜欢的,曾经她也多次对宝玉说一些茶米油盐之类的俗事,但他从来没听到心里去。

看到袭人听明白了,宝玉很认真的对她说:“这件事你不要跟别人说。”

袭人不解,道:“老太太和太太也说不得吗?她们知道了,肯定很欢喜。”

宝玉点头道:“说不得,他们知道了,这桩生意你觉得还会是我们的吗?”就他那个爱财如命的凤姐姐,肯定千方百计的要夺过去。

袭人皱着眉头,想了一会,知道宝玉说的有理,便答应了。

在宝玉床尾处有一个上了锁的大铁皮箱,袭人取下脖子上挂着的钥匙,打开后,又从里面拿出了一个金属制的小箱子,同样也上着锁。在用另一把钥匙打开后,袭人把契约小心折好放到了里面。

这两个箱子的钥匙只有一把,向来是由袭人贴身保管的。大箱子里放的无非是宝玉的月钱、贾母等人赏赐的绫罗绸缎、珍贵药材之类的,小箱子里的东西是一些金银珠宝,甚至有天家赏赐的东西,都是遗失不得的。

收拾好后,袭人对宝玉说:“把小箱子的钥匙放你那吧,这里面的东西都太贵重了。”

贾宝玉笑道:“你收着吧,我们屋里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断没有来偷的。”钥匙在他那更容易丢,况且对袭人他是完全放心的,她一直不是一个爱财的人,有她做他的小管家,宝玉很放心。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