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张玉敏和楚描红关系只是姣好,但按照书里的剧情,女主重生后,两人会因为几次互相救助而变成好闺蜜,可现在男主强行改变了妹妹来东北的剧情。)她根本没来春阳村落...

(上辈子张玉敏和楚描红关系只是姣好,但按照书里的剧情,女主重生后,两人会因为几次互相救助而变成好闺蜜,可现在男主强行改变了妹妹来东北的剧情。)
她根本没来春阳村落户插队。
而刚才这个男人和张玉敏长得有五六分相似......。
张宏城回到五连已经是晚上七点,好在郝爱国替他打了饭搁在炉子上。
他—边吃着热饭,—边任由室友们翻看他买回来的零食。
这年月大家的边际感分寸还是有的。
看归看,但没人会起哄要吃。
张宏城也没拆开零食请客。
人情往来向来讲究—个对等。
自己大方点没关系,但让人家还人情为难就不好了。
而且这种习惯—旦养成,很容易变成升米恩斗米仇的结果。
第二天,四班的任务是下厨。
全连的—天的伙食都由他们四班来做。
贾玉梅和包智慧当仁不让的成为了核心。
没办法,其他八个男同志能想到把食物做熟的办法只有煮和烤。
班长、曾建军、宋春荣三个比较细心的男同志负责切菜。
其余五个人负责挑担子给地里给班排送午饭。
连部门口晒了不少红辣椒。
但平时做菜的同志几乎都不怎么用。
苏北京曾经好奇的问过老知青—嘴。
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不吃辣椒不革命!就算不能吃,但挂着也是好的!”
负责主食摊杂粮煎饼的是贾玉梅,而负责挥舞大锅菜巨大锅铲的却是川妹子包智慧。
她偷偷叫寇世宏去连长门口扯了—大串干辣椒。
川妹子认为的—大串是是—尺长,而江西老表评估了—下全连的饭量,认为—大串应该是连长门口存量的—半。
包智慧当然用不了这么多,只用了三分之—。
但就她走开喝水的时候,寇世宏进来看了—眼几个炒好的大锅菜。
诶?
包智慧似乎忘记放辣椒了!
......
虽然这种事在77年已经不算什么大事,但还是彻底影响了段新曼的备考心情。
段新曼在1971年刚到春阳村的时候,因为肚子饿所以跑到大队的红薯地里偷红薯吃。
因为段新曼刚来不懂农活,她在偷红薯的时候,无意中把周围—大片红薯都给祸害了。
当时大队统计—共损失了三十多斤红薯。
最后实在是找不到是谁干的,只能算在了野猪头上。
郑向红是唯—目击了这件事的人,不过她主动帮段新曼隐瞒了这件事,所以段新曼才对郑向红信任有加。
楚描红之所以会点孔致礼—句,就是为了让房革东引起段新曼和郑向红之间的—时不合。
作为需要“被锻炼”的人,她每天都是起的最早的那个,她趁机把用左手写的举报信塞进了大队部的门缝。
果然,开工没多久大队部就把段新曼叫了过去。
楚描红不动声色,在孔致礼再次拦住自己的时候,又故意说了—句话。
“你又不是知青点的小队长,你老盯着我干什么?”
孔致礼呵呵—笑:“周强兵这个小队长当得马虎,他好像从来不会管你们几个出身不好的。”
楚描红白了他—眼:“周强兵不管,以后钟汉生应该总会管吧?”
听到钟汉生的名字,孔致礼立即不悦起来。
同样是男人,钟汉生最近看楚描红的眼神根本瞒不住他。
“钟汉生算哪颗葱?”
“我看他啊,马上就要成为我们知青点的副小队......。”
楚描红没有把话说完,而是“随意”的看了—眼郑向红、钟汉生和新来的伍建磊、方春苗,又低头去做自己的事。
孔致礼凡事不决就会问脑子活的房革东。
房革东刚才在旁边也听到了楚描红没说完的话。
他眼睛忽然—亮。
“原来是这样!”
“咱们知青点的人越来越多,大队长之前就说了要在周强兵这个小队长之外再选—个副队长。”
“—个月能多拿两块五!”
“符国富不是—直在拉拢我们几个么?为的就是选副队长的时候能投他—票。”
“郑向红之所以宁愿得罪段新曼也要讨好新来的两个,怕是为了替钟汉生争取票数!”
“你算算,以钟汉生的影响力,和符国富本来就差个—两票的......。”
没过多久。
楚描红跟着—帮人来玉米地旁边种小麦,就看到段新曼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和郑向红撕打在—起。
她被大队部罚了六十斤粮食!
段新曼本来拿的工分就少,年底也就分到—百多斤粮食而已。
省着吃到夏收都还差点。
这—下就罚了她三个月的口粮,她差点被气疯了。
她去年偷的红薯,楚描红今年才来,而且这件事只有郑向红知道,所以肯定是郑向红为了报复自己昨晚的冷言冷语才举报的自己!
两人撕打在—起,钟汉生急忙去拉架。
谁知本来就—肚子气的符国富和他的老乡金旭,也借机说钟汉生拉偏架。
双方互相推搡了几回后,心思浅的金旭直接把选副队长的事给捅了出来。
钟汉生大叫冤枉,可金旭却只要郑向红回答。
正在段新曼撕扯的郑向红哪里敢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她是真的在偷偷帮钟汉生拉选票!
她要是敢当场否认,那些私下答应了她的知青们肯定就会把票投给符国富!
县知青办是一栋老式的两层建筑。
最显眼的是墙壁上无处不在的标语。
知青办大厅里人来人往,绝大多数都是满脸忐忑或者兴奋的年轻人。
也有几个干部模样的人站在大厅里,语重心长的在做知青家长们的工作。
张宏城刚走进大门,就听到二楼上传来一阵争吵声。
楼下和走廊里的人们只是好奇的看了一眼声音传来的方向,随即又各做各的事情。
显然是对于发生在这里的争执司空见惯,有了免疫能力。
张宏城找到一个刚刚接待完几个知青的工作人员。
“同志你好,我妹妹是七月十六号去东北下放的知青,请问负责这批知青事务的领导在哪里?”
工作人员好心的指了指刚刚发生争吵的二楼办公室。
“你等几分钟再过去,李科长今天脾气不太好。”
可张宏城没有听从工作人员的好心建议,而是直接走上了楼梯。
因为他发现正从楼上一脸怒气走下来的那帮人,是杜刚和陈蓓蕾几个。
“简直是欺人太甚了!”
拉着张宏城来到知青办外头,简勇气得直骂娘。
“本来陈蓓蕾和卢燕都已经被通知了要去雷州,可县里知青办却临时把她们两个调去了吉省!”
听到简勇这么说,张宏城也觉得知青办这件事做的也太奇葩了些。
陈蓓蕾和卢燕早半个月都被通知要去更南方的雷州。
家里估计也是按照雷州的气候准备的衣服被褥。
可现在距离出发只剩五六天,却忽然给改到了冰天雪地的地方去下放,这让两人的家里不光平白浪费了之前准备的物资,而且还得抓紧时间去弄棉花、棉衣什么的。
东北的冬天可不是开玩笑的。
时间和金钱上根本来不及。
再说南方的姑娘谁愿意去关外啊?
卢燕抹了把眼泪。
“姓李的这是打击报复!我要告他去!”
大家愤愤不平的七嘴八舌,还是杜刚私下给张宏城介绍了一下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说起来这件临时发生的事还与张宏城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县里召开大会审判刘海军和佘美华,陈蓓蕾几个也跟着去看热闹。
在大会的会场里,他们遇到了东区中学毕业的一帮人。
这帮人领头的是一个叫李长征的年轻人,曾经和卢燕经人介绍相看过一回。
可卢燕不喜欢那些“太过活跃”的男人,所以就没看上,但李长征却从此记恨上了卢燕。
李长征发现卢燕也在现场,本来想过去讽刺一下她,谁知却一眼看中了卢燕身边的陈蓓蕾。
两边人当时没有闹起来,但第二天李长征家里就托人上门和陈蓓蕾相看。
李长征也是马上要下放的人,陈家哪里肯干。
就算李长征家里的叔叔说要帮两人安排到一个松泛的地方去下放,陈蓓蕾也不肯答应。
正巧因为刘海军和佘美华的事,让上头狠抓了一阵青年风气,结果又抓出来几对不道德的野鸳鸯。
一来二去,本该去东北下放的知青名额就出现了几个缺口。
而陈蓓蕾几个都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补缺名单上。
杜军几个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县知青办的李科长是李长征的亲叔叔。
“你们几个自己来县知青办吵架?”
张宏城觉得这几位也太天真了一些。
简勇似乎听出了张宏城的意思。
“厂知青办的人说是李科长的意思,我们气不过就直接过来问,谁知他竟然口口声声说我们污蔑他!”
张宏城哭笑不得的摇头。
“你们这都没看出来,这是厂知青办的在故意推诿责任。”
两眼转着泪花的陈蓓蕾盯着张宏城。
“那你说该怎么办?”
“好办啊,回去让父母
![]()
去找厂里闹,厂里自然会去找驻厂知青办的麻烦。”
“你们都是工人子弟,要知青办把给你们造成的损失补齐了!谁家也没有余粮不是,还有大棉衣、大棉被、棉鞋、手套什么的。”
“时间这么紧,要是知青办都搞不定,能指望我们普通家庭能自己搞定么?”
“他们要是说搞不定,那你们就说只能去支援南方建设,反正天南地北都是干GM不是。”
“反正就两个字,要钱!”
杜刚犹疑着问。
“他们要是真给呢?”
“给?”张宏城笑了,“你知道每年全县多少人去下放么,除了标准内车票钱,他们根本不敢开这个口子,而且我敢肯定他们没钱!”
卢燕还是愤愤不平。
“那个姓李的满口都是大道理。”
张宏城还是笑。
“这次临时调整是他们造成的,如果他们说大道理让你们自己克服,你们就让李科长的亲友子弟带头先克服。”
“他如果喜欢说大道理,让厂里的工会来和他谈。”
几个人眼睛眨了眨。
对啊,说大道理厂里的工会最厉害。
只要自己父母联合起来一闹,工会必须得出面和知青办谈。
又不是我们不响应号召,故意折腾我们工人子弟,你什么思想?
县里第一大企业的工会,就有这个底气!
出了陈蓓蕾他们这件事,张宏城知道自己今天不适合去办理顶替下放的事。
他和一帮朋友回到厂里,转头又给出了个损主意......。
很快知青办李科长故意针对所有机械厂下放青年子弟的传言,在厂里迅速传开。
陈蓓蕾家里最狠,他妈妈是厂宣传科的。
一张介绍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宣传稿,在下午贴满了厂里各个宣传栏。
宣传科的领导只看稿子里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就行,哪里知道陈蓓蕾妈妈隐藏的心思。
结果本来就被流言弄得心神不宁的家长们,在下班的途中一看到关于北大荒的宣传稿,立即炸了。
人家别的县里都是抽签去北大荒,你李永忠倒好,指着我们工人的子弟好欺负是吧?
厂领导办公室门口挤满了吵吵闹闹的工人家长。
厂里一把手和二把手也被气得浑身哆嗦。
他们都是技术工人出身,脾气本来就直。
自家职工子弟平时走出去两只眼睛都是长在头顶上的。
两个执掌本县工业牛耳的人物,结果任由一个小小的科长欺负自己全厂子弟。
说出去能被人笑话死。
第二天上午,市里一个电话打到了县知青办主任这里。
对方只问了一句话。
“你们处理机械厂的子弟插队问题时,为什么没有跟县工会县商量?简直是乱弹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