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连载
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张...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推荐最新章节由品人阅读网网友搜集并发布,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推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品人阅读网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括全本的和正在连载中的.如果你也喜欢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推荐,推荐给你的朋友
状态:连载 作者:张凡崇祯 10.82 千字更新时间:2025-04-24 16:02:1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完整版军事历史《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张凡崇祯,由作者“画凌烟”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一场车祸,他...
皇帝居然给他赐座了!
魏忠贤心中嘀咕着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崇祯颇为高兴,他觉得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局面也并不是烂得一发不可收拾,把宋应星用好了,一步步扎扎实实来解决粮食问题。
只有解决了全天下人吃饭的问题,后面的经济、金融,工业革命才有底层基础啊!
“宋爱卿,朕最近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啊!”崇祯又开始表现出一副很苦恼很忧伤的表情。
严格意义来说,宋应星只是举人,并非官府正式编制人员,皇帝不应该称呼他爱卿。
不过崇祯也不在乎这些,爱卿是一种敬称,能尽快和宋应星拉近关系,还管这些繁文缛节做什么?
宋应星却是又激动又疑惑。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地位,自己只是考过了乡试,一个举人而已。
后面还有会试、殿试。
自己一个举人,当接到进京觐见的消息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路上都感觉不真实。
天子真的要见我?
直到真的进了紫禁城,真的见到了当今天子,心中依然是惊涛骇浪,惊喜万分。
能见到当今天子,是无数仕人的理想啊。
更何况,被天子赐座,这是很多首辅都没有的荣耀。
年轻的宋应星是激动得眼泪都飙出来了。
他好几次起身要跪拜都被皇帝拦住了。
“陛下有何事需要草民去做的尽管吩咐,草民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爱卿乃是我大明之栋梁,朕怎忍心让爱卿赴汤蹈火。”崇祯俨然一副仁德贤君的模样,与前些日在大殿之上简直判若两人。
这前后相差太大,饶是老奸巨猾的魏公公在一边也心中狂呼:君王果真是变脸如翻书啊!
听皇帝这么说,宋应星就更是受宠若惊了,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天子粉身碎骨。
哪怕是现在让他冲到辽东战场前线去和建奴拼命他也二话不说!
崇祯见宋应星已经感动得好几次落泪,知道自己已经从心理层面征服了宋应星。
对待科学家,真的要拿出应该有的态度,哪怕朕是皇帝!
他便道:“如今陕西赤地千里,百姓食不果腹,朕心急如焚,每每想到有百姓没有饭吃,朕这心里,便痛如刀绞。”
说着,崇祯仿佛要掉两滴眼泪下来一样。
一边杀人不眨眼的魏忠贤立刻配合着皇帝,他叹了口气,落了两滴眼泪,开始拍马屁道:“皇爷真是如尧舜一样的仁德圣君啊!”
皇帝却不理会他,而是跟宋应星道:“民以食为天,朕需要粮食,朕想专门为爱卿设立一个农务司,魏忠贤当年从那些富商王公手中拿了六千顷良田,就在北直隶,朕需要你去在那里给朕种出粮食。”"
大臣们心中一惊,温体仁和周延儒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皇帝这个时候突然召见孙承宗做什么?
而且还是在早朝文武百官都在的时候。
魏忠贤眼珠子转起来,皇帝召见孙承宗做什么?
这孙承宗是天启帝的老师,前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天启年间,还做过蓟辽督师。
他督师辽东的时候,重振军纪,修整军防,做了不少实事。
正在明末的朝堂是很难得的。
作为穿越者的张凡觉得,北宋末年有种师道那种军中威望极高的老帅,而明末也有孙承宗这种帅才。
孙承宗的军事才能可能不是像岳飞那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的。
但是他能平稳住局面,军中威望很高的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曾经都是他的部下。
孙家也是满门的忠烈。
现在崇祯最希望的是什么?
稳住边事。
辽东局势极其复杂,他不想坐在皇宫里去瞎指挥。
而明末战事极多,现在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一个懂军事的文官入阁做首辅,调动资源先将辽东的局面稳固住。
只有辽东局面稳住了,崇祯才有精力想各种办法搞钱,平国内动乱,发展经济。
孙承宗进殿后,拜道:“老臣参见天子!”
“孙爱卿免礼。”
“多谢天子!”
刘宗周这些个东林党人兴奋起来了,因为孙承宗也算是东林党的。
看来皇帝留着魏忠贤,也没打算要打压东林党!
大臣们都在以党争的角度去思考崇祯的行为,但崇祯现在哪有心情去跟他们扯党争。
如果这朝堂什么事都再扯党争,十七年后,他铁定是要去后面的煤山去挂歪脖子树的。
一边的王承恩取出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承宗师先帝,戍辽东,使将帅和,而虏酋惧,功在社稷。朕御极以来,欲肃振朝纲,使天下安定,孙承宗入阁,赐内阁首辅。”
孙承宗连忙跪拜:“臣拜谢天恩!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臣们连忙高呼:“天子圣明!”
大臣们口中高呼天子圣明,心中却是各有各的小九九了。
孙承宗之前被罢了官,怎么突然之间就被赐内阁了?"
眼下虽然已经开春了,但不同于南方,顺天府依然还很冷。
至少湖水还结着冰,地上还随处可见积雪。
这个环境下农作物是很难生长出来。
不过,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崇祯到田里一看,竟然已经搭起了“大棚”。
这大棚是用帛做成的,在帛的表面刷了一层油,防止透气,效果非常不错。
眼看那红薯和已经种了几十亩下去了,崇祯不得不佩服宋应星办事效率之高。
这要是搁在朝廷里那些大臣,没有个一两年,他们是弄不出来的。
而宋应星,两个月,就已经行动到这个地步了,不得不说他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
将百姓吃饭的事情交给这样的人来办,崇祯感觉放心。
“还需要人的话就跟朕说。”
“多谢陛下。”
“记住,这里你说得算,其他人都做不得主,还有,朝廷里谁都不要信。”
宋应星微微一怔,听出皇帝的弦外之音了。
朝廷里谁都不可信,除了朕以外。
却说宋应星的田种得也还算顺利,二月种下去了种子,大概四月五月份,红薯就有收成了。
这一段时间,崇祯没有干预,以后也不会干预宋应星种田。
毕竟崇祯也不会种田,这种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好了。
时间飞逝,一个月过去了,这国库里只有一百万两银子了,崇祯由最开始的淡定,变得后来的焦虑。
而温体仁也回来了。
温体仁回来,就代表福王已经差不多了。
毕竟如果不查出什么东西来,温体仁也就不用回来了。
想要弄死福王,普通的罪名肯定是不行的,毕竟是皇帝的叔叔。
什么罪最有效呢?
谋反。
谋反的罪,就是最大的罪。
可是人家福王长得又胖又乖,没有谋反怎么办?
没有谋反也可以制造出谋反嘛。
反正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都管不了这事。
唯一能管这件事的就是礼部。
宗室给礼部管。
皇帝要礼部逼福王死,你说这题目简不简单?
温体仁就把这道题做的炉火纯青。
他去洛阳去做了什么?
只不过安排了一些情节而已,像古时代很多谋反必须出现的情节。
例如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河里的鱼就闲得没事干,非要跑到岸上来跟人说,你快把我的肚子划开,我肚子里有东西。
结果那哥们儿一刀切下去,咦?鱼肚子里还真有东西啊:大楚兴,陈胜王!
结果温体仁跑去洛阳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他跑到洛河边,就是华夏传说中的圣人显化的地方。
一个闲得蛋疼的渔夫去打鱼,另一只闲得蛋疼的乌龟飘上来了。
渔夫就把乌龟捞上来,乌龟的龟甲上写着:福王当御极天下。
哦豁!
这事刚好被碰巧路过的温体仁发现了,于是温体仁又碰巧把这乌龟和渔夫给带回了京师。
于是接下来,督察院、刑部、大理寺、礼部,各方大佬全体出动。
对一个渔夫和一只乌龟进行了空前的审讯。
在崇祯元年三月五日这一天的御前听政上,礼部尚书温体仁出列,弹劾福王朱常洵。
罪名三条:
一、横征暴敛,欺压百姓。
二、草菅人命,坑杀女子。
三、谋反!
前两条,都不足以让一个宗室的亲王倒台。
但第三条,稳了。
这一条,一告一个稳,从来不带走偏的。
这个结果是三司会审加礼部审讯的出来的结果,也是由礼部尚书温部长亲自看到的。
这一日,京师震动,朝野哗然。
于是,朝堂上瞬间吵翻了天了。
有大臣主张严惩,将福王抓回京师,贬为庶民。
有大臣干脆直言福王必然已经私下准备多日,当立刻派兵去围剿,想想当初的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
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痛骂,弹劾福王的奏疏,就像夏天的狂风暴雨一样往内阁里送。
孙承宗只在票拟上写同样两个字:附议。
而奏疏到了司礼监,太监们都不敢乱动,留给皇帝亲自查阅。
崇祯则干脆压着。
这在明朝叫留中待发。
意思就是皇帝没有想好,或者不想决定这事。
可是明朝的大臣们各个都是铁脑袋啊,一想到居然有人谋反,真是见了鬼了,必须弄死!不然咱们有朝一日和建文帝的那帮臣子一个下场,岂不是很惨!
福王人在王府里,祸从天上来。
三月十日,早朝。
温体仁出列,突然崩溃地大哭起来,崇祯一脸疑惑问道:“温爱卿为何哭泣?”
“陛下,臣是觉得臣愧对陛下对臣的信任。”
崇祯更是疑惑:“爱卿此话怎讲?”
“宗室有逆贼,而臣身为礼部尚书,却全然没有察觉,察觉之后,却又无能为力,臣真是无用,请陛下让臣罢官回乡。”
温体仁一边哭,一边心里暗骂皇帝不要脸无耻,明明这出戏就是他一手导演策划的,怎么每次都是一脸的疑惑不解的样子!
你这戏演得太过头了吧!
其他大臣一听温体仁说起这件事,也都出列。
礼部右侍郎刘宗周是个典型的东林党人,直脾气,应该说是牛脾气。
他一出来就说:“请陛下立刻处置此事,兹事体大,不可耽搁,按照大明律,谋反者,当处决!”
其他大臣也都道:“请陛下处决福王!”
这帮子大臣难得达成一致。
崇祯痛心疾首道:“福王是朕的叔叔!”
表面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但崇祯心里已经爽飞起来了。
妈的!福王那头猪占了三千万两,给朕去辽东打仗可以打七年!
现在好了,大臣们都要弄死福王了,朕这就放心了。
章节在线阅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