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十三娘弦上歌》,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古代言情,代表人物分别是穆善才穆善才,作者“阳光剑”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唐朝时期,长安城内有...

上元节那天,长安城内一片热闹。
人们在这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观灯,踏歌,迎紫姑,耍百戏,祭祀蚕神,等等。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不仅可以享用豆粥等特定的节日食物,还可以自由夜游,畅快、尽兴地庆祝佳节,沉浸在节日热闹非凡、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尽情享受节日带给他们的喜悦与快乐。
上元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长安夜晚灯火通明,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长安城,即便是犄角旮旯儿,也在悄无声息中被笼罩在这气氛之下,空气中氤氲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气息,全民都在参与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
长安城贫民区内,一间茅草顶的简陋屋子里,一个小女孩身着一条洗得发白且略显短小的粗布襦裙,头扎一根质地粗糙、边缘磨损起毛的暗灰色布条,正穿着她那双用粗麻、布头制成的褪了色的破旧布鞋在屋内凹凸起伏、坚硬如石的黄土地面上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地蹦蹦跳跳。
突然,一个趔趄,小女孩不慎摔倒在地,但她仍旧笑嘻嘻的,毫不在意地迅速爬起后,又若无其事地在屋内兴奋地跑来跑去,惊喜、欢乐的叫喊声以稚嫩的嗓音,伴随她口中接连吞吐、喷涌而出的白色雾气,回荡在烛光微弱、光影交织的屋内。
屋子里,小女孩的家人们也都被她那热烈、饱满的激动情绪深深感染了。
她的父亲一脸欣慰地看着手舞足蹈、欢歌乐舞的女儿,母亲则满脸慈爱,心细如发、和蔼可亲地提醒小女孩小心摔跤。
听到母亲的叮嘱与提醒,小女孩立刻乖巧地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母亲身边,一头拥入母亲温暖的怀抱。
母亲温柔、爱抚地抚摸着小女孩略显枯黄的头发,轻轻将女儿飘动在耳边的几缕碎发拂到耳后。
小女孩为何如此激动?
原来,就在刚才,小女孩的父母告诉她今年上元节皇恩浩荡、举国欢庆,皇帝与民同乐、心系百姓,下令长安城所有民众皆可去往东市欣赏教坊以穆善才为首的人员进行的音乐演奏,而就在今晚,小女孩的父母将带小女孩和她的两个弟弟一同参加这一活动,作为上元节的礼物。
这对于从小生活在长安贫民区内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件机会难得、可喜可贺的大事。
小女孩虽然才六岁,但她从小就对音乐分外敏感,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且具有超乎常人的音乐天赋,时不时自创曲子、自编自导。
在简朴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小女孩稚嫩动听的歌声与令人陶醉的曲子常常给她的家人、伙伴,还有贫民区所有的街坊邻居们带去心灵的慰藉与温暖。
在贫困生活的压力之下,这歌声和曲子宛如一缕缕清风,吹散了他们心中的阴霾与疲惫。
在上元节夜晚朦胧的月色下,小女孩家那由高低不平的土坯草草堆砌而成的院墙显得影影绰绰。
几块摇摇欲坠的木板拼成的院门在夜风吹拂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随着“嘎吱”/imgs/pic/pic17a8ca.jpg一声响,院门被小女孩推开了,在小女孩幼小纯真的心灵中、欢乐愉悦的情绪下,那声响仿佛是一声礼炮,奏响了幸福之旅的开端。
就这样,小女孩和她的家人们踏上了去往东市听音乐演奏的路途。
他们还不知道的是,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