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秋长孙无忌,文章原创作者为“摇扇子的司马懿”,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承认...

受着长孙皇后的训斥,听着长孙皇后的质问,程咬金擦了一把冷汗,再一次躬身认错。
“启禀娘娘,今日臣已经自长安城中走了一圈,也问过了许多百姓。”
“真的是都如娘娘所言,那李秋是个难得的仁商,好孩子,在百姓心中威望颇高。”
“这一切都是臣的糊涂,鲁莽,臣知错……”
此时此刻,程咬金的心中真的是无比自责和难过的。
尤其是方才长孙皇后质问他,如果当时他真的害了李秋的命,那么自己到了那一边后,又有何颜面对面对自己的那罗成兄弟?
你看如今的陛下,皇后娘娘,如此的照拂李秋,不就是因为顾忌旧情,为了能够让当年惨死,九泉之下的罗成兄弟能安心吗?
可反观自己这个做大伯的,简直就是混账啊!
原本,长孙皇后那里还是有着一肚子气的。
不过此时看着程咬金如此的悲伤、难过,又不似作伪,长孙皇后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叹息了一声后,回宫去了。
等到长孙皇后的队伍一走,只见程咬金怒目圆睁,在深呼吸了几口气之后,大吼了一声。
“来人,把程处默那个畜生给我捆起来!”
他的盛怒之下,府中自然是无人敢来替程处默求情。
而被绑到了树上的程处默,至今为止,还没能像他老子一样,把这个迷局看透。
只是心中觉得诧异,凭什么一个小小的商贾,竟然有这么多的大人物来给他撑台?
那长孙大人、张蕴古和武士彟也就算了,如今就连皇后娘娘都为了他来斥责自己家。
“程处默,你这个混帐东西!”
“我问你,你可知错?”
程处默:“父亲,孩儿知错了。”
“孩儿本就不该多管那奸商的闲事,如今害的父亲兀自受人指责。”
一听到他的话,程咬金差点被气吐血。
“我!呸!”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没有脑子的蠢货啊?!”
“奸商?”
“老子把你打成个奸商样子!”
“今天老子随便在大街上问了几十个百姓,哪一个不说那李秋的好?”
“估计整个长安城,也就你这种蠢货才会相信李秋是黑心奸商,为富不仁的话来。”
“程处默,你这个蠢得跟猪一样的混账东西,这就是你口口声声跟我保证的,调查清楚,证据确凿?!”
一边说着,愤怒到了极点的程咬金抡圆了皮鞭就狠狠的朝着程处默身上狠抽了下去。
仅仅是几下的功夫,在他的大力之下,程处默就皮开肉绽了,惨叫连连。
听着父亲的话,程处默心中也是委屈。
“父亲,孩儿确实是认真去调查过了呀。”
“我也问了几个百姓,他们当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还有那郭龙,也确实是把房子卖了,去买那射天狼的酒……”
没等他辩解完,程咬金恨的手都在颤抖,几乎是咬着牙根,又是狠抽了十几鞭子下去。
“好你这个混账东西,事情都到如今了,难道你还没有想明白这件事背后是怎么回事吗?”
“今天我他娘的亲自去郭龙家附近仔细询问的。”
“那郭龙,他确实是把房子卖了,拿着银子去李秋那买酒,只为了能满足他那病重的父亲一个心愿。”
“可是人家李秋没要钱!没要钱!直接送了郭龙两坛酒过去。”
“这件事在长安城中也成了一件美谈。”
“你这个混帐东西,简直是比猪还要蠢!!!”
“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呢,啊?!”
“你这个蠢货到现在还想不明白吗,李秋的这些事,是谁告诉你的?”
“你去打听这些事,验证真伪之时,身旁又陪了什么人?”
听见程咬金的这些话,程处默可是彻底的傻了眼。
他就是再蠢,也该明白,如今自己和父亲所作所为的这一切,都是出自蜀王李恪的手笔啊。
亏了自己还一直把蜀王李恪当成最好的朋友,知己,还一心的为李恪鸣不平,想着尽可能的去帮助李恪。
可是到头来,自己却这样被李恪算计,成为了他手中的一杆枪,如今把自己父亲都给连累了进去!
难道这就是父亲一直教导自己的,人心险恶,皇室无情吗?
眼看着程处默被打的皮开肉绽,惨不忍睹,家里人终于过来相劝。
说老爷你要是这样打,会把少爷给打死的啊!
程咬金此时怒哼一声,“他就是现在被我打死,也总比以后被人家给玩死,算计死强!”
“等我死了以后,这个家早晚是要交到这个蠢货的手上。”
“他这么蠢,我怎么能放心?”
不过嘴上说归说,他的心中还是有些心疼儿子。
于是也就让人给他放了下来,带去疗伤。
这个程处默呢,温顺忠厚,性格坚毅,带兵打仗方面还是很能让程咬金满意的。
不过在这朝野中,对于搞政治,简直是差到了极致。
也就在今天,程咬金在家里定下了一条秘密的家规:但凡程家儿女,谁人都不许再与那蜀王李恪往来,违者,家法严惩!
第二天,毫无意外,程咬金先是进了宫。
向李世民请罪。
同时,也对着长孙无忌和魏征两个,抱拳告罪。
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随后呢,他又带着厚礼,去了应国公府,找武士彟请罪。
这件事也就算就此揭过了。
在离开了应国公府后,程咬金的最后一站,就是又来到了李秋的小店。
听见李世民如此说,长孙皇后也来了兴趣,随后便将关于这首曲子的事情询问了一下。
也是掩嘴而笑,夸赞了李秋一番。
随后,李秋在将这些调料的特性和用法,恭敬、详尽的讲解给长孙皇后后,就想着快点拜谢而去。
可不料,此时的长孙皇后微微一笑,“李秋啊,你难得进宫一趟,就陪着陛下聊聊天。”
“等一会本宫将饭做好,你再走也不迟。”
“免得本宫又忘记了某个调料的用法。”
这时,李世民也是笑着对李秋招招手,“李秋啊,皇后说的没错。”
“好久不见了,朕还真挺喜欢跟你聊聊天的。”
“你也不必拘谨,过来坐吧。”
这时候的李秋,心中真的是有一种欲哭无泪,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感觉。
没有办法,他也只能乖乖的坐下,陪着李世民战战兢兢,无比小心谨慎的聊着天。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后,那边的长孙皇后终于将饭菜做好。
此时的李秋心中长叹一口气,心想着这次终于能告退离开了吧?
可不料长孙皇后却是慈爱的对他一笑,“李秋啊,想必你也是饿了吧。”
“那就留下来,用过饭再走吧。”
“你也正好尝尝本宫的手艺,还有这调料的用量有没有什么问题?”
李秋急忙躬身,“小子多谢娘娘的厚爱和好意。”
“只是小子万万不敢留于宫中同陛下,娘娘一起用餐。”
“还望娘娘和陛下恩准,让小子告退。”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瞧你这个孩子拘谨的,留你在宫里吃一顿便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世民此时也是笑着拍了拍李秋的肩膀,“李秋啊,既然皇后都这么说了。”
“你也就留下来一起吃顿便饭,再陪朕喝上两杯。”
“朕这宫里的酒,还是上一次从你那里带回的射天狼呢!”
接下来,李秋也就坐上了桌,拿起碗筷陪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吃起饭来。
眼前的这一幕,看着李秋恭敬的给李世民斟酒,他们两人父慈子孝,看在长孙皇后的眼中,竟是如此的美好和令人向往。
若是没有当年的那场意外,他们一家三口幸福、和睦的这种时光,怕是会有很多吧?
而李世民,在有李秋陪着喝酒、聊天的缘故,今天心情真的是格外的好。
不知道为什么,在李秋身上,总是会有一种魔力,能让他忘记很多琐事和压力。
眼看着这顿饭终究快要吃完,就要到了李秋离开的时间,长孙皇后的心中浮现出浓浓的不舍之情。
“李秋啊,本宫还想学一学你店中的几道菜的烧制方法。”
“等以后有空,可能还要招你入宫来向你请教才行。”
听到此,李秋急忙躬身,“回娘娘,可能近几天内,小子就要去一趟幽州。”
“怕是短时间内,无法应娘娘您的召唤了。”
“去幽州?”
“你要去那里做什么?”
一听到他的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同时大惊,将目光投在了李秋的身上。
这时候,李秋也就只好解释,自己是要去幽州提亲。
听到此,长孙皇后不由得皱眉,说这长安城中这么多大户人家的条件优秀的姑娘,你怎么跑去那么远的幽州?
你去提亲的那户人家,又是什么一个身份?
这子女的婚事,向来都是父母眼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在长孙皇后的内心中,自己的儿子定亲事,一定是要找一个条件最好的大户人家的小姐才行。
可是在李秋眼里,却只能躬身苦笑,说自己区区一介商贾,哪有什么资格去妄想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呢?
至于自己此行前去提亲的人家,正是北平郡王的孙女,已故越国公的女儿。
然后就又将自己的婚约之事,简单的说了一下。
这一次,可是轮到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两人又惊又喜了。
“什么?”
“你此次提亲的对象,是罗成的女儿?”
“哎呀,那个丫头早些年前,本宫还曾见过一次呢。”
“长得是貌美如花,听说还有一身的好武艺。”
“孩子还十分的懂事,本宫喜欢的不得了。”
“你要是能娶到这个丫头为妻,那可真就是太合适不过了。”
“你的这门亲事,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连同一旁的李世民也是不住的点头,“当年的罗成,死得冤啊。”
“朕愧对于他,这也是朕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痛处。”
“这些年来,罗成就这么一个后人,还是个女儿,朕想厚待还待不了。”
“若是你娶了他的女儿,也算是朕对罗成兄弟,有一个交代了。”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所说的话,若是仔细听,还是能听出些许端倪的。
只不过此时的李秋太过紧张了,一心只想着快点告退,离开这里。
一向敏锐的他,也就没有留意到额外的什么。
这时候,长孙皇后突然间问道,“李秋啊,你这北上幽州,打算什么时候走,怎么去?”
“回娘娘,小子预计两天后启程。”
“到时有小子的两名家丁相随,三人三马,轻装上阵。”
一听到此,长孙皇后直接就本能的给否了。
“那怎么能行?!”
“你这北上幽州,路途何等艰险、偏远。”
“就你们区区三个人,实在是太危险了!”
李世民这时也是皱眉,很认真的同意长孙皇后的话。
“没错,你们这一主两仆就想着北上幽州,简直是太胡来了。”
“那通往幽州之地,出了名的不太平。”
“单单是路霸劫匪,就不是你们三个能对付的了的。”
“更何况,如今突厥边境越发的躁动不安。”
“边境沿线,突厥散骑的踪影也是越来越频繁。”
“你这样上路,是肯定行不通的。”
睡意全无之下,李秋跑到了院子里,练武!
拳法、棍法,简直是虎虎生风,威势了得。
直到天色蒙蒙亮之际,老仆人王中起来了。
“少爷?”
“您这是在?练武???”
李秋这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笑笑,“昨天白天睡多了,也就起来活动一下筋骨。”
“经历了这场牢狱之灾,我发现一副好身体才是真正的本钱啊。”
说着,李秋也同王中走回屋中,王中给他倒了杯温水。
“少爷,昨日魏大人送来的那袋银钱,里面有铜钱1300文,银子八两,黄金五两。”
“可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听到这个数目,李秋也是略微吃惊的点了点头。
在此时的大唐,物价很低,钱是非常值钱的。
一斗米(大概现代12.5斤)才卖5文钱。
而1两黄金=10两白银=100贯铜钱=10000文
魏征他们四个凑来的这些银钱,折合起来就是60两白银,能买一万多斗(10万斤)大米呢。
都够李秋一家吃一辈子的了。
这时候,李秋好好组织了一下语言,略微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把他此时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那个……王中啊……”
“你看,如今我都十七了,咱们现在又有了钱。”
“是不是可以娶妻,哪怕是先找个贴身丫鬟什么的?”
看着面前李秋有些窘迫的模样,老仆人王中也是笑了起来。
“哈哈,我的少爷啊,此事勿急,勿急。”
“按朝廷律法,男十五,女十三,就到了婚娶之龄了。”
“只不过前些年少爷您体弱多病,有些事我也就没同少爷您说。”
“少爷您,可是有着婚约在身的。”
听到此,李秋一愣,“嗯,婚约?”
王中点点头,“少爷您的未婚妻,乃是幽州罗家,越国公罗成的千金。”
“早些年,老爷曾在山东时鼎力资助过越国公一行人。”
“当时呢也就定下了这桩亲事。”
“后来世事变迁,老爷病逝,我们家道中落。”
“而越国公也是战死在了沙场,少爷您又体弱多病,这件事也就拖了下来。”
“现如今,少爷您否极泰来,身体明显的越来越好了,我看呐,也是时候带着婚书前往幽州去提亲喽。”
说到这里,王中又神秘兮兮的压低声音对李秋笑着说:“少爷啊,我也曾多方打听过。”
“这越国公的千金,虽然足不出户,很少露面,但绝对的是一位美女,而且听说武艺还非常了得。”
“少爷您想想,那越国公可是有着冷面寒枪俏罗成的绰号的,他的女儿相貌能差的了吗?”
听着王中的描述,李秋不由得两眼都在放光:
有媳妇儿就好,总比单着当光棍强不是?
而且自己未来媳妇儿是大美女,这就更是好了!
好容易来到了古代,自己怎么也得享受一下古人三妻四妾的待遇不是?
唉,这么优良的光荣文化传统,到了后世竟然被舍弃了,真的是太令人感到惋惜了!
就在他脑海中想这些乱七八糟之时,王中接着说道:“至于为何不给少爷您找丫鬟,原因也在于这门亲事上。”
“想当年老爷与越国公定下这桩婚事时,越国公还未发迹。”
“可是到了如今,罗家已经是士族大户,国公的后人。”
“而我们呢,区区一介商贾,尤其还是家道中落。”
“这两者间的地位,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呀,凡事我们都要小心、谨慎,免得被人挑出毛病来。”
“等咱们好好准备些时日,就北上幽州去向罗家提亲。”
“到时事成最好,若是不成,也不/imgs/pic/pic645347.png耽误少爷您回来找别人家的女儿娶妻生子。”
……
在得到了这个好消息之后,李秋心中也多了一份期待。
随后的这一整天,他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整理酒坊,以及培育自己种植的那些植物上。
酒坊里酿的酒,估计近期就能出炉。
因为是第一次做,工具不是很齐全,流程也有些生疏,酒精度不会太高,大概33°左右。
但这也比当时大唐市面上有的酒强太多了。
此时的时代还没有蒸馏造酒技术,所谓的红曲酒、女儿红,基本上是达不到20°的。
相信一旦自己酿的酒面世,绝对会掀起一波大风浪,狠狠的赚上一笔的。
至于这些调料植物,距离果实成熟,也已经不远了。
它们可都是自己花费系统积分艰难得来的,所以这第一批种子,可绝对要比黄金金贵。
万万不能有失。
就在李秋忙碌了一天,夜色将黑之际,他的小酒馆中意外来了两位客人。
李秋家的这个小馆,位置在背街,较为偏僻,店小,客人也更为稀少。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也已经打烊了。
今天是李秋为了图省事,连带着王中一同在小馆内吃晚饭,老宅那边也就不用起火了。
反正满打满算,他、王中,还有俩伙计,一共就四个人。
今天来的这两位客人,其中一人李秋认得,正是当日放自己出狱的长孙无忌。
而另一位,同样是身着锦袍,壮冠虬髯,神采英毅,气质不凡。
长孙无忌的同行好友,想必身份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长孙无忌和乔装出行的李世民。
随后,李秋自然是热情的上前见礼。
“见过长孙大人!”
“如今天色已晚,不知大人来此所为何事?”
长孙无忌大笑,“你这里不是酒馆吗?”
“我们来到这里还能有何事,当然是借你这店小酌一杯。”
“怎么,难道你不欢迎?”
李秋此时也被逗笑,“长孙大人说笑了。”
“两位大人能来我小店,真的是蓬荜生辉,又岂敢有不欢迎之礼?”
随后,李秋也就急忙招呼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坐下。
同时吩咐王中和伙计准备最好的酒菜、吃食。
就在长孙无忌和李秋说笑,交谈之际,一旁的李世民也有些迫切的,在暗中不断的偷偷打量、观瞧着这个孩子。
结果竟然要远比他之前心中预想的好太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