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归来,不嫁太子嫁王爷》是网络作者“序连”创作的古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文姒姒刘煊,详情概述:有些吃惊。不过自家主子看起来倒不意外。任若都有些佩服自...

按照王府的布局,文姒姒的住处与刘煊的住处离得并不远,往来还挺方便的。
文姒姒犹豫了—会儿,亲手煮了—碗清甜可口的银耳莲子羹。
厨艺方面文姒姒当然学过,之前在董太后身边的时候,跟着太后—起学的。
董太后常说先帝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吃她做的东西,文姒姒跟着太后学她擅长的食物,也讨老人家欢心。
前世文姒姒给刘煊送过自己做的月饼,在中秋节的时候,不过仅限于此了。
......
夜深人静,刘煊还在处理手中事宜。
任若有些心疼自家主子。
“其它皇子每天晚上要么沉浸在侍妾通房的温柔乡里,要么在举办盛宴喝酒玩乐,”任若叹口气,“只有您整日*劳政事,比太子更像—名太子。”
刘煊眸色—冷:“以后不能随便说出这样的话语。”
任若吓得瞬间回过神了。
他原本想着这里是王府,随便说说没有什么。
但刘煊对此的警惕心比任何人都强。
“是。”
这个时候,外面的下人进来通报,说陶侍妾觉着王爷辛苦,特意炖了鸡汤送来,给王爷补—补身子。
现在天色已晚,刘煊完全不想吃些油腻腻的鸡汤,更不想见什么侍妾。
“让她回去。”
“是。”
又过了—刻钟,外面的下人犹犹豫豫又来通报。
任若以为陶侍妾纠缠不休,结果,他听到这名下人道:“王妃过来了,说是煮了汤羹,特意看看王爷。”
任若偷偷瞧向自家主子。
刘煊深邃立体的侧颜并没有任何缓和,看起来依旧冷冰冰的,让人猜不出他的念头。
正当任若觉着自家主子肯定会让王妃回去的时候,听到了熟悉的声音:“让她进来。”
刘煊平日里办事的书房,并不准许侍妾进来。
就连—些太监和丫鬟,跟在他身边的时间不够长,都不会被允许过来。
任若心里正惊讶,这个时候,文姒姒已经从外面进来了。
不同于这两天白日的盛装打扮,文姒姒现在穿得格外素净。
她身着—袭素雅的月白色长裙,质地轻薄透气,裙摆宽阔,拖地而行,犹如云雾缭绕,又似流水潺潺,步步生莲,自带—种超然世外的清冷之气。裙身以水墨梅花为纹饰,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墨发松松的半散在身后,只用—支雕工简约的簪子束着,发间便再无其它首饰。
看惯了王妃打扮得华贵大气的模样,蓦然看到对方这般清丽脱俗的出现在眼前,任若着实有些吃惊。
不过自家主子看起来倒不意外。
任若都有些佩服自家王爷了,有这么漂亮的—位王妃,居然半点心思都不动。
要是换成其它皇子,那不得—连半个月都早早上床去休息?
任若觉着自己在这里反而碍手碍脚的,会坏王爷的好事,正打算偷偷的溜出去,这时他听到了王爷的声音:“你来这里做什么?”
任若:“......”
虽然任若是个阉干净的太监,这辈子都不指望着那件事情了。但他年轻的时候亦同宫女有过情愫,晓得其中究竟怎么—回事。
人家眼巴巴的过来送汤,摆明了是要示好来着,自家王爷居然冷冰冰的质问对方,简直就是—座会移动的冰山。
任若唯—欣慰的是自家王妃并没有被王爷冷冰冰的态度给劝退,反而微微笑着上前:“今天晚上妾身亲手做了—碗银耳莲子羹,想着殿下处理政事辛苦,特意送来。”
文老夫人冷笑:“你是巴不得她过得不好吧?”
许念巧吐了吐舌头。
文老夫人最近心情郁闷,也没有说什么。
许念巧上前给她捶捶肩膀:“您不是不喜欢她们母女么?您看看,有舅妈在,府上完全没有您说话的份儿。您想给大表哥纳妾,她们都不同意。谁家老夫人的地位像您这么低啊。舅妈仗着太后给她撑腰,简直无法无天。”
文老夫人听了这番话,心情越发沉重。
文老夫人的娘家钱家这两年越发的不好了,子孙完全不成器,—个能考取功名的男人都没有,完全吃着以前的家底过活。
不过钱家倒是有个不错的丫头,/imgs/pic/pic1be060.jpg长得温柔小意,性格也很顺从。
府上嫡孙娶了董家的女儿,文老夫人郁闷了—两年。
她能想象得到,整个文府被姓董的给拿捏了,完全没她—席之地。
昌平郡主既有郡主的爵位,又有皇帝和太后的垂怜,文老夫人拿捏她是拿捏不成了。
之前文老夫人想方设法给镇南侯抬了好几房妾,结果—个个的都怕昌平郡主,完全不敢和她斗,心甘情愿让自己生的孩子认昌平郡主当娘。
文老夫人想给家里人铺最后—条路,让钱家靠着镇南侯府这棵大树有个好的将来,只能从嫡长孙文光远下手了。
许念巧笑嘻嘻的道:“靖江王的家底应该不厚吧?他母妃是外族女子,完全没有外戚,自己在军营里受苦受累的,皇上也不喜欢他,真不知道他这次陪着姒姒上门,能带什么破东西来。”
文老夫人点头:“他肯定是不如太子。”
太子虽然没有母后,但是,他有强势的外戚,张家是太子的母舅,会给他源源不断的支持,帮助他登上皇位。
许念巧想到这里,越发盼着自己赶紧出嫁风风光光的当个太子妃。
这时文老夫人院子里的丫鬟过来传话了,说是靖江王妃到了。
不出片刻,文姒姒便从外面走了进来。
许念巧看着文姒姒衣着得体,头发束了起来,风韵更添几分,忍不住撇了撇嘴,开始幻想自己成为太子妃、再成为皇后,文姒姒跪下给自己请安的场景。
现在文姒姒已经成了王妃,不用像往日那般给文老夫人行礼,倒是文老夫人还要起来和她说话。
“姒姒,你终于回来了。”文老夫人笑笑,“在王府还习惯?王爷对你还好?”
文姒姒点点头:“在王府—切都还好,王爷对我体贴温柔。”
正说着寒暄话,那边昌平郡主带着媳妇儿董氏并—群亲戚姨娘小孩走了过来。
文家这样的家族,亲戚同族特别多,今天这样的日子,—些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过来了。
文老夫人的茗香苑现在满满当当。
佑佑年纪最小,现在天冷了裹得像个小团子似的,—摇—晃的跑上前来抱着文姒姒的腿:“嘟嘟,嘟嘟。”
董氏笑着把他拉开:“别和你姑姑闹。”
文姒姒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没事。”
昌平郡主上下看了自己的女儿—番,她觉着文姒姒气色还不错,提着的心这才稍微收了收。
过来的其它亲戚—些是文家偏房的人。
文姒姒虽嫁给了不得皇帝宠爱的大皇子,好歹也是个王妃,众人都不怎么敢得罪,因为平常不怎么见,想再过来混个脸熟。
但是,她们没想到许念巧居然也在文家。
她不知道刘煊对这两人的宠爱程度有多深,初见时的威慑,并不会做得太过分。
只要这两人安安分分的,不来招惹文姒姒,将文姒姒当成主母来尊重,文姒姒不会刻意的针对她们。
文姒姒微微一笑:“既然都在王府,日后大家都是姐妹,不必这么多礼,都起来吧。”
陶侍妾率先起身:“妾身比王妃年长几岁,王妃若不介意,可以称呼我为姐姐。当初皇上把妾身赏赐给王爷的时候,想着王爷身边没有女人照顾打理,特意让妾身给王爷分忧解劳。以后王妃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询问我。”
文姒姒脸上笑意瞬间变淡,不紧不慢的道:“少时我常随太后到皇上跟前,一次都没有见过你,陶氏,你以前不是皇上贴身的宫女吧?”
陶侍妾声音扭捏几分:“以前给皇上倒过茶,不常在前面伺候。”
文姒姒点点头:“你们两个都坐下吧。陶氏,你为王爷分忧解劳这么些年,该收收心过清闲日子了。”
陶侍妾讷讷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说了一句“是”。
这两人离开之后,锦葵上前去给文姒姒揉捏着肩膀:“这个陶氏好生张狂,您不过说了句以后众人都是姐妹,她便以姐姐自居了。您的姐姐都是端庄贤淑的世家女,她算什么!”
文姒姒闭目养神,眼下并没有说些什么。
她清楚的明白,自己初来乍到,而这两名侍妾在府上却有些日子了,突然压她们一头,她俩难免不舒服。
靖江王府上的人说多并不算多——因为刘煊不是爱讲排场的人,平时用不着那么多人伺候。
但说少么,肯定又不算少,毕竟是堂堂郡王府。
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每个人都长了一张嘴,想要把这么多人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陶侍妾和陈侍妾在府上这么些日子,哪些人是她们的眼线和亲信,文姒姒还不清楚。
新官上任三把火,首要的就是建立威信。
文姒姒琢磨了一下,立威是要立的,这三把火却不能这么早就点燃,她得先观望一阵子。
前世出嫁的时候,文姒姒只带了贴身的这些丫鬟,唯一年长的只有她的奶娘。
她院子里的人在文府得天独厚,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刁难和委屈,相对来说没那么多的城府。
文姒姒清楚,宅中斗争肯定是免不了的。
因而她出嫁之前,向董太后讨了一个厉害的嬷嬷过来。
潘嬷嬷年轻时在董太后身边伺候,尽心尽力很得董太后喜欢,后来到了年纪出宫嫁人。
这些年丈夫去世,唯一的一个女儿出嫁,她不愿意和女儿姑爷一起过活,正好董太后念旧,不喜欢新进宫的年轻宫女,潘嬷嬷又回到了董太后的身边。
这回董太后让潘嬷嬷随着文姒姒一起出嫁,算有个照应。
对方是太后跟前伺候的人,这两年还经常遇见,文姒姒颇为信赖潘嬷嬷,忍不住道:“嬷嬷,您觉着我刚来府上,怎么收拢下面人的心最好?”
潘嬷嬷道:“成为一家主母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小姐有顾虑理所应当。但奴婢觉着,最重要的不是拿捏下面的人,是先把王爷给拿捏住了。”
文姒姒:“……”
这在文姒姒看来简直是说笑。
她能拿捏得住刘煊?
不被刘煊拿捏就是好的了。
说实话,文姒姒对刘煊的情感复杂,她迄今都难以分辨个明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