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连载中
等老四真回来,一开饭就吃不了多少了。”刘秋心看着吃得连头都没抬一下的祖孙俩,又看看锅里黄澄澄的鸡汤。咽了咽口水,脚不自觉地往锅灶走去,手不自觉地往勺子伸去,最后不知不觉盛了几块边角料。张细妹看了看刘秋心碗里的鸡头鸡脖子鸡**,皱了皱眉。“妈
状态:连载中 作者:张细妹杨志勇 13.3 千字更新时间:2025-04-05 09:42:2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经典小说《八零:重生老太弃子携孙嘎嘎闯》是仓语最新写的一本短篇言情类型的小说,本小说的主角张细妹杨志勇,内容主要讲述:年代+重生+穿书+无金手指+爽文+家长里短+发家致富张细妹重生了,重生到她还当家作主的年代!上辈子为逆子们付出一切,还落得个无人收尸的惨状。想起那时自己的绝望和无助,白眼狼们的冷漠和绝情……这一次,她要打逆子闯时代,紧紧抓住时代的风口,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妈,你醒了?”
张细妹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房间,再看看眼前年轻了几十年的老大杨志强,眼里满是恍惚。
"妈,就算你知道老四要回来,再开心也不能将自己摔了。"老大媳妇刘秋心端着一碗糖水进来。
张细妹用力捏了捏大腿,疼得她龇牙咧嘴的。
“妈,你怎么了,哪里疼吗?”老大有些担忧。
“没有。”说着,接过刘秋心递来的糖水。
一碗糖水下去,张细妹才确定自己回到了1988年。
这一年,老大在家里务农,老二已被逼嫁到许家,老三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村小学教书,老四大学毕业后在海城外经贸委上班,而老五高中没考上,在家里混吃混喝。
前几日,张细妹就接到老四要回家的信,今天是他带女朋友袁如霜回家见他们的日子。
前世就在这一日,她不仅拿了家里人所有的积蓄,还背负了几千块的外债,就为了老四娶媳妇的彩礼和在海城买房。
老大和老三已成家,也有了孩子。
一大家子都住在一套三进三出的瓦房里,每人都只有一间房。
为了老四,张细妹将老大老三的兜里掏了个干净,不顾他们眼里的委屈和伤心。
还一直骂他们没有格局,说只要老四在海城立足了,他们家就能都成为城里人了。
可事实上,在海城立足的老四只会一昧吸家里的血,每年让家里寄一大包的农产品,却一毛钱也没给过家里。
但凡家里人想去海城看他,或是想去海城找工作,都以各种理由拒绝。
直到他媳妇袁如霜怀孕生孩子,才将张细妹接到海城带娃。
说是接到城里享福,实际上是干了十年三无的住家保姆,没有工资没有休息没有尊严。
想到前世没有脑子的行为,张细妹心里满是怨恨和不齿。
“妈?”
张秋心站在一旁,看见满是阴沉的婆婆,心里一阵心慌。
她婆婆又在想什么?这老四带女朋友回来,不就是认定的媳妇了吗?
老四如今找了个在海城医院有编制的,还有海城户口的媳妇,也不知彩礼要多少。
现在还没有分家,她担心自己小家仅有的几百块钱积蓄也被拿走了。
“刚我抓的大母鸡,赶紧宰了炖了。”张细妹掀开被子就要下地。
她就是抓那只鸡摔了一跤。
刘秋心见婆婆能下地了,便赶去厨房烧水宰鸡。
算算时间,老四他们快到家了。
张细妹活动活动腿脚,这身子虽然瘦了些,但是健康还算年轻。
她很满意。
刘秋心是能干的,没一会就就将鸡炖上了。
满屋子都是香味,张细妹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昏暗的厨房里,刘秋心切着猪肉,大女儿杨阿曼烧着火。
“妈,这鸡好香。”
“这鸡是给你四叔他们准备的,你一个丫头片子吃什么吃?”
张细妹看着大孙女瘦小的身子,眼里一热。
前世她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都是这个大孙女给买的,而这个大孙女出生的时候,她看都没有看一眼。
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好看的,连带的对大儿媳也没好脸色。
可最后,对她最上心的却是她最看不上的大孙女。
“阿曼想吃就给她吃。”张细妹走进厨房,顺手将门关上,打开锅盖,浓郁的香味都快要关不住了。
从锅里舀出一大碗的鸡肉,还淋了一大勺鸡汤,“阿曼,小心烫。”
“阿嬷!”杨阿曼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肉,不敢去接。
“妈!她一个赔钱货吃那么好干什么?”刘秋心眼红地看着那碗全是鸡腿的肉,给女儿吃,还不如留给她儿子吃。
“你才是赔钱货,你全家都是赔钱货!”张细妹狠狠地剜了刘秋心一眼,将碗放在灶台,示意杨阿曼去吃,“这个家还是我做主的,阿奶让你吃,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杨阿曼看了看她妈刘秋心一眼,见她妈点了点头,才敢上前去吃。
刘秋心只是觉得这肉就算杨阿曼不吃,也留不下给她儿子吃。
虽然对这个女儿不上心,但吃进肚子里了也算是吃到他们大房这里的,不算亏。
“妈,等下老四他们就回家了,您……”刘秋心见张细妹又拿出一个碗,舀了一碗,坐在杨阿曼身旁,砸吧砸吧地吃了起来。
张细妹头都没抬,家里养了一年多的走地鸡吃起来喷香,“你想吃就自己勺,等老四真回来,一开饭就吃不了多少了。”
刘秋心看着吃得连头都没抬一下的祖孙俩,又看看锅里黄澄澄的鸡汤。
咽了咽口水,脚不自觉地往锅灶走去,手不自觉地往勺子伸去,最后不知不觉盛了几块边角料。
张细妹看了看刘秋心碗里的鸡头鸡脖子鸡**,皱了皱眉。
“妈,我不吃,我倒回……”嫁进杨家那么多年,刘秋心很怕这个强势的婆婆,以为不让她吃鸡。
别说现在,就是她刚生完杨阿曼的时候,也没吃过鸡。
“你这盛得是什么,不喜欢吃肉吗?”
“妈,锅里还挺多肉的,这块,这块……”杨阿曼满嘴是油地站了起来,指着锅里,“这几块好吃。”
刘秋心看着眼前这个突然有些陌生的女儿,没了刚才的畏畏缩缩,盯着锅里的肉两眼发光。
见张细妹也肯定地点点头,有些小心翼翼地提醒道,“但是,我们仨都吃了,那老四他们……”
“你到底吃不吃啊,吃顿肉都那么啰嗦。自己吃饱,管别人干什么。
他们少吃一顿鸡肉又不会怎么样?”张细妹有些看不上这个缩头缩尾的大儿媳。
“你不吃,等下也会被我和阿曼吃完的。到时候剩什么,他们吃什么,没剩,就不吃鸡呗。”
刘秋心一听,也不管今日的婆婆怎样的反常,又往自己碗里舀了一大勺鸡肉。
三人在昏暗的厨房吃得满嘴是油,最后锅里别说一块肉,连一滴鸡汤都没剩下,除了那一堆的骨头。
“这骨头给阿黄吃。”阿黄是家里的一只田园犬。
“妈,那……”刘秋心看着一地鸡毛。
“嗝。”一旁的杨阿曼饱得打了一个嗝,她这才抬头环视了一下这个阴暗的厨房,还有眼前这两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心里一阵长叹,不过很快又恢复了8岁孩子的样子。
“妈!妈!我们回来了!”门外响起老四的叫喊声。
厨房内的三人对视了一眼。
“咳,这鸡骨头洗洗,煮点汤,给老四他们下碗面条。”
张细妹站了起来,拉着杨阿曼的手,“你四叔回来了,看下带回什么咱阿曼喜欢吃的。”
说着便留下凌乱的刘秋心,盯着一大碗的鸡骨头。
在家的杨家人,还没从张细妹刚才感情充沛的演绎中缓过神来。
老大从地里回来后,见村里人围在门口,想去拉张细妹,却被女儿杨阿曼拉住了,“爸,阿奶说我们在屋里听着就好了,别出去,否则她饶不了我们。”
老大和老大媳妇一听,反正也是老四的事,他们出去也解决不了什么。
相信在众目睽睽下,老四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真有什么,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冲出去。
从张细妹莫名其妙地哭喊,到最后老四签下字据,整件事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但是又好像是情理之中。
脑容量有些不够用的杨家老大,索性就不想了,听妈的话,准没错。
只有杨阿曼躲在一个隐秘的角落,从头到尾看着张细妹的表演。
这老人家好像跟记忆中的不一样了,不仅疼她,还更有趣了。
刘秋心倒没想那么多,想着婆婆刚才交代的事,看着锅里滚着的骨头汤,真正意义上的骨头汤。
她有些拿不定主意,真得要给老四吃吗?
但一想到张细妹刚才的耳提面的样子,还是咬咬牙,煮了一碗,她还放了个鸡蛋,洒了些葱花。
“老四,饿了吧,你先吃吧。”
“大嫂,怎么只有一碗,如霜也没吃。”
杨志勇理所当然地接过,端给了袁如霜。
他习惯性有好的东西先给袁如霜,这也是袁如霜看中的,杨志勇不仅是大学生长得好,有稳定工作,还有海城户口。
如果不是她惯会将自己美好一面呈现出去,杨志勇也不会沦陷得又快又深。
但是这人最致命的就是拖后腿的一窝农村家人。
虽然她家也是农村,但是家里人可跟农村人不一样。
刘秋心讪笑了一下,“老四,妈只让煮一碗,要不你们分着吃吧。”
说着迅速撤离。
这城里人,她可伺候不来。
“我不吃,就一个鸡蛋,谁家这么对还没入门的儿媳妇的?而且你妈竟然逼你签字据,你这傻子也竟然签了!”
“如霜,你别生气。我妈一向是刀子嘴豆腐心,只要你跟她示弱,她恨不得将心掏出来。
你也知道,我家里供我读大学不容易,这出来工作了一分钱没往家里拿,就说要结婚。
你还这么刚的态度,我妈能不生气吗?
等她从镇上办完事回来,我再好好跟她说说,你态度也软些。
到时候,不仅我的存折,就是家里所有的钱,我妈都会拿出来给我的。她对我一向如此。”
杨志勇如今对袁如霜还是热恋期,虽然对袁如霜拿钱回家有些不满,但是他相信结婚后,俩人都会将全部心思放在小家里了。
袁如霜一听到时候张细妹会给钱,将刚才的怒气也忍了下来。
拿过面,吃了起来,虽然挺香的,但总觉得有一股怪味。
农村人就是不爱干净,吃了几口,她就没胃口了。
将碗推了过去,杨志勇也不嫌弃,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当刘秋心看着光了的碗,有些反胃,但又压了下去。可不能将鸡肉吐出来,浪费。
马不停蹄跑到镇上的张细妹,见信用社的门还开着,总算松了一口气。
将杨志勇存折里的钱全取了出来,存在自己户名下的存折。
儿子啥的都没有钱靠得住。
满意地看着存折里的数字,又往杨志勇那本清零的存折看了看,这小子每个月将近一百五的工资,一半有七十块。
还好她聪明,没写每个月给多少,以后的工资不知会长多少倍,如果还是每个月给七十块,想喝西北风都找不到方向。
看了看时间,到村里的最后一班车还要等半个小时。
便找了镇上的一家馄饨店点了一碗馄饨,一块钱,一大碗。
个个皮薄馅多,浓郁的汤上面飘过青翠的葱花,看着食欲大开。
以前别说这一块钱的馄饨,就是一块钱的药,张细妹都舍不得吃。
家里有点好的,都紧着给孩子们,尤其是老四。
长年累月地付出,让这些狗崽子都以为是理所当然了。
好像她生来就是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
哪一个不是对丈母娘好过对她这个妈的,就老四的那个丈母娘,别说生病了,就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老四两口子恨不得将医院所有的检查都做一遍。
她身子难受了,就别说矫情,忍忍就过去了。
但凡要带娃出力干活的都是她这个亲妈这个婆婆上,名曰孩子是老杨家的。
就算是老杨家的,又不是跟她姓张,凭什么她要出钱出力。
还有那个成天和稀泥的老杨,张细妹也是满肚子的怨气。
想到这些,张细妹咬馄饨的力气更重了。
犯不着为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生气,更不能为他们吃不下饭。
将一大碗的热馄饨下肚,张细妹的全身仿佛充满了力气。
踏上回家的车,热血满满地回去战斗了。
而这时的杨家也到了饭点。
只是大家没敢开饭,虽然之前张细妹说不用等她吃饭。
但是刘秋心可不敢真得不等。
况且她下午吃了那么多鸡肉,还不那么饿。
天色渐晚。
在村里开小卖铺的杨建国一瘸一瘸地往家里走着。
还未到家,就见车上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定眼一看,原来是他老伴张细妹。
今天他家闹起来的时候,就有人来店铺跟他说了。
但是他依然没有回去看一眼。
他这个老伴什么都好,就是太偏老四了。虽然他之前也说过,但张细妹听不进去。
在这个家,他亏欠最多的人就是张细妹。当初他去了部队,家里的老人是张细妹送的终,孩子是张细妹一个人拉扯大的。
等他要归家的时候,腿又受伤,成了瘸子。
如今靠着部队的补贴金,还有**给安排的一个小店铺,维持着生计。
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听张细妹的。
至于今天张细妹跟老四的事,他实在不想参与,反正每次都是张细妹妥协的,就如当初不让老三读高中,而让成绩不好的老四读。
不过,怎么这老伴看他的眼神有些凶了呢。
杨建国这么一想,他的脚更瘸了。
章节在线阅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