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收购的时候,也得大方点,不能让人家吃了亏不是?”李复兴尽力争取个高点的价。两百多斤的熊?屋内众人都吃了一惊。断胳膊都是好的了,没死人就偷着乐吧!熊可不单单...

“咱们收购的时候,也得大方点,不能让人家吃了亏不是?”李复兴尽力争取个高点的价。
两百多斤的熊?
屋内众人都吃了一惊。
断胳膊都是好的了,没死人就偷着乐吧!
熊可不单单只有肉,熊皮、熊胆,还有熊掌可都是好东西,因此肯定不能只算肉的钱。
“复兴,这个你放心,我马上去找王科长。”
说罢李文斌就快步离开向王科长的办公室走去。
他刚出去,办公室内就炸开了锅,同事们都围着李复兴说话,各种夸赞的好话都一股脑往外说。
李复兴弄到了肉,同为第五科第六股的人,他们也觉得有面子。
李文斌风风火火冲进王科长的办公室。
“科长,科长!”
王科长正在喝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有些不悦,眉头一皱,说道:“进门不会先敲门?出去!重新敲门再进来。”
李文斌意识到自己失态,只得走出去关好门,重新敲门。
“进来吧。”
李文斌这才推门进去,说道:“科长,你要野味不要?”
“这不是废话?现在哪个厂不要肉?这回你们股的人又弄到了什么野味?山鸡还是野兔?”王科长扔了根烟给李文斌。
“科长,您这就有些小看我们六股了,这回复兴可是弄出来一头百十斤重的野猪,和一头二百多斤的熊呢!哎,科长您干啥去?”
王科长腾的一声起身,就要往外走。
“废话!去看看野猪和熊啊,你们六股这个李复兴,还真有本事!”王科长说道。
这才入职几天?就给厂里弄到了好几次肉。
野猪,鹿,熊,一次比一次夸张。
他倒成了肉食采购专员!
要是其他股都这么能干,厂里还愁吃不上肉?他这科长不得再进步一下?
李文斌带着王科长回到六股办公室,听里面跟集市一样喧闹,就在门口咳嗽了几声,提醒里面注意一点。
办公室里马上安静下来。
“科长,股长!”众人打招呼。
王科长走进来,笑着对李复兴说道:“好小子!又得给你记一大功,野猪和熊呢?”
“刚才你们李文斌跟我说了,有人为了打熊受伤了,你放心,厂里肯定不会亏待了农民兄弟。”
“科长,我先骑自行车回来的,野猪和熊随后就到。”
众人一听,立马紧张起来。
“复兴,咋这么糊涂呢!一起回来啊!万一路上被人截胡咋办?”李文斌叹了口气。
“应该不会。”
其实李复兴心中暗道:肯定不会。
“这咋不会?你不知道别的厂子看见肉都两眼发光吗?到时人家给的价比你承诺的价高点,咱们厂就拿不到了,你赶紧去看看。”李文斌赶紧说道。
他着急啊!
现在一头猪都能让兄弟厂翻脸。
你这小子心是真宽。
要不说是年轻人呢,社会经验明显不足。
王科长也说道:“对,复兴,以后可不敢再这样了。”
他们随后一块到厂门口等着,没多久赵家庄的人就到了。看见他们身后的牛车拉着东西,上面盖着草席,众人都松了口气。
王科长上前散烟。
“同志,辛苦了。”
李复兴说道:“科长,股长,你们先把熊和野猪处理下吧,我带他们去食堂吃口饭。”
王科长也听见有人的肚子在叫,答应道:“好,去吧,照顾好这几位同志,让他们吃饱。”
说完就安排着下面人把野猪和熊抬进去处理。
李复兴带着赵家庄的人来到食堂,跟工作人员说清楚情况。
工作人员赶紧把刚出锅的馒头拿了出来。
老支书在他后面喊道:“复兴,别忘了压水井的事!”
一旁的赵村长好奇问道:“啥压水井?”
李家庄的小伙子炫耀道:“没听说过吧?就是一种能轻松压上水来的水井,我们……”
话说到一半,就觉得身后一冷,转头一看,正好迎上老支书的眼神,小伙子赶忙道:“我去干活了!”
![]()
接着撒腿就跑。
老支书呵呵一笑:“别听他瞎说,他最近脑袋不大正常。”
赵村长看了老朋友一眼。
你糊弄谁呢?
现在他们赵家庄的河流也彻底干枯,赵村长焦急万分,现在听到有能轻松压上水来的水井,哪能放过?
“老李,跟我就别打哑谜了,就算我们赵家庄打井,也不会影响你们李家庄吧?”
老支书这么一想,好像也对。
“算了,我给你解释不清楚,你还是跟我去看看吧。”说罢,他便带上赵村长向李复兴爷爷家走去。
到了李复兴爷爷家后,先热情的寒暄一番,才去看那所谓的压水井。
看着老支书压了几下,水就从井口流了出来,赵村长不由瞪大眼睛,声音都激动的有些颤抖。
“老李,这种井怎么打?要挖多深?怎么……”
一连串问了老支书好几个问题。
老支书用李复兴的话术解释,诸如地下水之类的。
“老李,你真老糊涂了!”赵村长突然痛心疾首的说道。
老支书愣住了,我老糊涂?
赵村长又说道:“现在到处都缺水你不知道?还没意识到这压水井的重要?这还不往上报,还想啥呢?”
“报上去了,复兴同志作为发明人,肯定有嘉奖,说不定还能评个人先进,这为啥不报?”
老支书恍然大悟:“嗨,我把这茬给忘了。”
主要是没想到这能给李复兴带来大好处。
“走,现在就去上报。”
赵村长心急啊!
村里等用水呢!
这如果报上去,上边肯定要求相关单位马上生产这种压水井的零件,接着给各公社、各村普及下去。
老支书先跟李复兴爷爷说明情况,征求他的意见。
李老爷子一听自己大孙子可能会得到嘉奖,说不定还有个人先进,哪还有不同意的道理?
在这个奉献精神为上的年代,个人先进可是莫大的荣耀。
李老爷子觉得自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那还不快去,你这支书怎么当的?一点觉悟都没有。”李老爷子斥责道。
要不是人家赵村长说,他乖孙子就错过这份荣誉了,哪能不生气?
老支书很是郁闷,这老头仗着辈分高,连他都骂。
此时的李复兴,还对此一无所知。
他直奔轧钢厂,找到了自己直属领导李文斌。
“股长,你要野味不要?”
正在抽烟的李文斌一口被一口烟呛到,使劲咳嗽起来。
“啥?又来野味了?肯定要!你又不是不清楚咱们厂的情况。”李文斌赶紧把烟掐了,站起身来。
这小子才出去两天,就又给厂里找回肉来了,真行。
要是其他采购员都有李复兴这么能干,他咋的也得提个科长了吧?幸好,当时李复兴入职的时候,分到他们六股来了。
李文斌暗自庆幸。
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个个目瞪口呆。
这就离谱了吧?咋好事都让你碰上了?他们出去采购,鸡蛋都找不到几个,一想都脸红。
“一头百十斤的野猪,还有头二百多斤的熊。”
“股长,你也知道乡下现在困难,村民们只能冒险上山,这次碰上熊,有人胳膊都断了。”
“没事三叔,等我回城里再洗澡。”李复兴对李德军说道。
村里都一样,他总不能搞特殊吧?
但为了爷爷奶奶生活方便,李复兴想起了手摇水泵,要是安在屋旁,用水可就方便了。
现在虽然干旱,但丰富的地下水却几乎没有被开发过,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往下钻个十几米,钻出水的可能性就很大。
不跟后世那样,地下水开采过度,有的甚至要打到百米深的岩石层才会出水。
手摇水泵结构简单,能泵上十米深以内的地下水来。
他前世的老家就有一个,因此很是清楚,技术含量不怎么高。
手摇水泵的零件就几个,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不好搞到,但他在轧钢厂,找个师傅帮忙打造出来不是难事,又不是坦克大炮那种东西。
想到这里,他恨不得马上回到轧钢厂。
“复兴,你先回去,我看看情况。”李德军不想放弃。
李复兴想着手摇水泵的事,点了点头就回到了爷爷家,随后便动手开始画零件。除了水泵需要的零件之外,还得有一支钻杆。
李老爷子李老太太见他写写画画,也不打扰他,还把旺财等三个小孩打发走了。
到了黄昏,李复兴才把图纸画完。
这时李德军也挑着水回来。
“不是每家每户定量用水吗?”李复兴疑惑问道。
李德军嘿嘿一笑:“老支书知道是给你家挑的,就没拦着。”
不但老支书没拦着,其他村民也都没意见。谁叫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呢?他们家小孩都吃了李复兴的东西,多用点水算什么?
李复兴摇头道:“偶尔一次还行,以后就算了,容易让人记恨。”
李老爷子也点头赞同自己孙子的话:“复兴说的对,以后咱们按村里的规定来。”
特别是在这种困难时候,更不能搞特殊,否则很难一心共渡难关。
见李复兴和李老爷子都这么说,李德军也点了点头,心里也轻松了不少,村民们虽然明面上没意见,但谁知道人家心里咋想的?
“老支书准备明天安排人进山。”李德军话锋一转。
这事李复兴最清楚,因此并不意外。
上山打猎和河边钓鱼碰上老干部,这是很多穿越者都喜欢的经历,可李复兴却觉得没必要,无论打猎还是钓鱼,都是获取物资的手段而已。
他背靠拼夕夕这棵大树,只要有钱,资源就源源不断,不必那么折腾。
至于黑市的情节,他可能也会偷偷去倒卖一些,要不怎么挣钱?就靠给轧钢厂提供点肉类?
但自己的安全才是首位的。
至于偶遇退休老干部,哪有那么简单?太离谱了。
“对了,是该上山找点吃的。”李老爷子觉得理所应当。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地里的庄稼不够吃,还不知道上山找点,那肯定是脑子坏了。与其等着饿死,还不如冒险上山一搏。
晚饭的肉,李复兴只吃了一点,主要味道的确不怎么好。
没什么调料,只放点盐煮煮,好吃才怪了。
老两口子还以为乖孙子是想省下来让他们多吃点,心中不免又是一阵感动,李老太太更是可劲给李复兴夹肉,让李复兴有些哭笑不得。
旺财、旺业和旺花都只吃了两块就不敢再吃,应该是被他们老娘叮嘱过了。
但他们已经觉得很满足了,全村现在就只有他们吃到肉了。
第二天李复兴起来后,发现奶奶蒸了馒头,还煮了鸡蛋。两位老人都吃过了,吃的粗粮窝头,为了不让李复兴发现,特地早起来吃的。
虽然乖孙子带回来不少东西,但他们还是想留着给乖孙子吃,他们能填饱肚子就行。
李复兴看到桌子上的窝头渣,当即装作不开心道:“奶奶,你们以后再吃窝头,我可就不回来了。”
见乖孙子发现,李老太太连忙道:“好,以后不吃了,奶奶让你婶子把粗粮都带回去。”
真让乖孙子不高兴,以后不回来了,他们俩老人得哭死。
“大哥,大哥!”
旺财等人跑进屋来,见李复兴正在吃早饭,便懂事的退到屋外。
“干嘛去,回来。”李复兴喊道。
他剥去鸡蛋皮,把蛋清吃了,蛋黄留下。
旺财三人这才小步走了进来,稍稍看李老太太的脸色。
李老太太还是之前的话语,让他们记着大哥的好,以后听大哥的话,不能做白眼狼之类的。
“吃吧。”李复兴把蛋黄分给小家伙们,一人一个。
事实上他也并不喜欢吃蛋黄,怪噎得慌的。
“奶奶,一会我回城里办点事,你跟老支书说一声,打到野猪就让人送到城里找我,最好带上牛车,过几天我再回来看你们。”
一听乖孙子要走,李老太太有点舍不得,但又一听过几天还回来。
那就好了。
她笑道:“行,奶奶让你爷爷去说。”
李复兴也不拖沓,喝了几口水便骑车返回四九城。
路上,他还不忘查看脑海中的拼夕夕,今天的折扣价仍旧是一分钱,物品变成了十斤猪肉脯。
李复兴毫不犹豫便买了下来。
十斤猪肉脯,赚翻了。
放到黑市去卖,一斤三四块都肯定会被一抢而空,毕竟是不用票的。
回到四合院后,采购筐里已经放了三十斤鸡蛋和三十斤肉,准备拿回轧钢厂交差,已经三四天没回厂里了。
采购员虽然工作时间自由,但也得隔三差五回去点个卯。
当然,最重要的是完成每个月的采购指标。
有了这三十斤鸡蛋和三十斤肉,如果村里再送来一头野猪,那他这个月的指标就超额完成了。
刚回到家里,郑老太太就拿着一副窗花和三块钱敲开了门。
“郑奶奶,有窗花就够了,钱你收回去。”李复兴接过窗花,把钱塞回郑老太太手里。
郑老太太又把钱强行塞回他手里:“这不行,窗花是奶奶送给你的,实话跟你说吧复兴,郑奶奶以后还想从你这里买点糙米,行不?”
原来是还有所求。
“当然没问题,郑奶奶稍等。”
说着李复兴便取出一些鸡蛋,当做回礼了。
毕竟那三块钱可是不算少,他总不能白占人便宜。
“这是我采购来的鸡蛋,拿回去给孩子们补补,您要不收下,这窗花我也不要了。”
郑老太太接过鸡蛋,眼眶有些泛红。
这可是雪中送炭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