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这是又弄到啥好东西了?”他很羡慕李复兴,运气太好了吧?对的!现在找物资,看的就是运气。李复兴低声说:“是头鹿,东哥,帮我跟股长说一声。”吴卫东瞪大眼睛。...

“复兴,这是又弄到啥好东西了?”他很羡慕李复兴,运气太好了吧?
对的!现在找物资,看的就是运气。
李复兴低声说:“是头鹿,东哥,帮我跟股长说一声。”
吴卫东瞪大眼睛。
一头鹿?
又是肉!
前几天刚弄来了两头野猪,现在又来一头鹿,业绩蹭蹭涨啊。这样下去,就算他们采购部门的蔡主任,都要对李复兴刮目相看吧?
在领导眼中,很容易留下好印象,以后想进步也就简单不少。
“我马上去。”
吴卫东立马便向着他们采购五科第六股的办公室跑去。
“股长,股长!”
李文斌正喝着茶,便见吴卫东大声喊着冲了进来,不禁眉头微皱,这么大人了,一点都不稳重,像什么样子?
“复兴弄回来了一头鹿,您快去看看!”
“啥?”
李文斌险些一口水呛到,等反应过来后,便放下茶杯,快步冲了出去。
李复兴真是自己的福星啊。
这小子才入职多久?
又是鸡蛋,又是猪肉,还有两头野猪,现在又来了头鹿,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复兴,辛苦了!”他找到李复兴,视线一直在李复兴脚下已经从麻袋里倒出来的鹿上。
“为厂子和国家建设努力嘛,不辛苦!”
李文斌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心说:你小子还挺懂事,上道!
他拿出根烟:“来,抽一根歇歇,还是你们年轻人有冲劲。”
后勤部门的其他人很快就来了,还是老流程,处理、过秤,登记入库,最后结账。
鹿肉可比野猪肉强多了。
自古以来,鹿肉就比其他肉珍贵的多。
所以这鹿肉厂里的普通工人怕是吃不到了,极大可能要留着以后厂里招待贵宾、领导用。
“净重九十斤,鹿肉给你算每斤一块五,一共一百三十五块,你点点。”财务马上就把钱给结了。
价格有些出乎李复兴的预料,知道鹿肉会贵一些,没想到贵了这么多。
他接过钱,随意地点了点。
“一百三十五没错,谢谢。”李复兴接着揣进兜里。
看来得多给李家庄点土豆,吃相得好看点。
李文斌走过来,笑着说:“复兴,不错!继续努力,现在你已经转正了。”
这表现再不转正,不是寒了人心?
“谢谢股长!”
李复兴嘴上说谢,其实心里并不是很激动。他只要有采购员这身份就够了,不在乎是不是正式工、多少级,又不靠这点工资吃饭。
当然,能转正肯定更好。
工资高了,以后想买什么吃什么,就能正大光明,不用担心别人怀疑举报,要是收入低,还大手大脚,怎么解释?
“不用谢我,都是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对了,这张收音机票拿好,蔡主任奖励的。”李文斌说着递给李复兴一张票。
他刚刚去了一趟王科长和蔡主任的办公室。
收音机票?这可是好东西,李复兴便收下了。
正好可以买一个回去给爷爷听着解闷。
李复兴离开后,又去了之前那个偏僻角落,在拼夕夕里买了四千斤土豆,堆在一旁,多给李家庄了一千斤。
准备好以后,便出去向李大力他们招招手:“来吧。”
李大力几人赶着牛车,推着推车过来,便马上开始把那一袋袋的东西往车上搬。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不对。
“二十一叔,这不止三千斤吧?拉不完了。”
牛车和推车已经满满当当,老牛不断喘着粗气,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回是鹿肉,厂里领导喜欢,就多给了一千斤。”
“装不下的话,我去厂里借辆三轮车,正好我也准备回去一趟。”
他们采购科就有三轮车,给采购员用的。
知道多了一千斤土豆,而且李复兴也一起回去,李大力等人都高兴不已。
“这感情好!”
不多时,李复兴便从轧钢厂里借来了三轮车,还是李股长亲自去要的,跟李复兴说,以后可以随意用。
现在李复兴可是他的得力下属,经常能弄到肉,用辆三轮车怎么了?
难道不配?
李大力几人马上把剩下的土豆搬到了三轮车上。
“你们谁会骑?”李复兴问道。
他可不想自己骑,那多累!
“我会!”好几个人一起答道。
在他们眼里,骑三轮车是很风光的事,就像后世开汽车一样。
“那你们轮流骑吧。”李复兴倒很公平。
他让李大力几人先走,自己得回四合院一趟拿点东西。
“走吧,我很快就追上来。”
李复兴回到四合院,把自己老爹藏起来的几瓶好酒给爷爷带上。
接着又在拼夕夕买了一匹布,花了二十五块,料子很好。这种布料在布店跟拼夕夕的价格差不多。
就是不用布票。
现在布票和布都是紧俏货,很多人家都有钱都买不到布。
接着他又从拼夕夕买了点红糖和精米,加上原先的几瓶牛奶。
牛奶很有营养,就是不知道爷爷奶奶喝不喝的惯。
准备完毕后,李复兴便骑上自行车出发,开始追赶李大力等人。
不多时,他便追上了几人,见他们正在路边坐着休息,又困又累的。几人从村里出来后,就没吃东西。
李复兴便假装从自行车后的采购筐里拿出一袋包子。
这是李复兴这几天吃早饭时特地多买的,一直在拼夕夕背包里,现在还热乎呢!
“来,一人吃两个。”
李大力几人一看是肉包子,一个个口水都流出来了,马上在衣服上擦擦手,快步上前一人拿一个,大口吃了起来。
刚才还有人说话呢!
这回二十一叔咋没请他们吃鸡蛋面条或者米饭。
不曾想二十一叔没忘,而是给他们买了肉包子,还热乎。
“二十一叔,我们一人一个就够了。”李大力说。
“让你们吃就吃,少废话!”
“谢谢二十一叔!”
第二个大家都没吃,准备带回去让家里人尝尝,他们已经很久没吃过肉包子了,估计都忘记啥味了。
李复兴接着又一人给他们分了根烟。
赛过活神仙!
回到李家庄,李大力他们就拉着土豆直奔食堂,找老支书去了。并跟李复兴说,那些铁东西晚点送过去。
李老太太一看自己乖孙子回来了,连忙把手里的野菜撇了,生怕被所以看见。
李复兴无奈,只能配合的装作没看见。
“奶奶,天这么热,出来晒太阳啊?”
那汉子也没脸再继续待下去,灰溜溜跑了。
其他人都安抚起李复兴,说几句那汉子的不是,态度显然偏向了李复兴。
一直钻到地下十二米,地下水才开始往上冒,但水压不足,没冒出钻口。李复兴指挥着大家开始干活,把塑料管顺着打好的孔放下去,安上井头。
井头是用一节大概八公分长的铁管子做的,里面有活塞杆,跟加力把连接,活塞是橡胶的。
“这就齐活了?”
李复兴没答话,直接握住加力把,开始压。
压了六七下,浑浊的井水就从井头的铁管子中流了出来。
在场的人,包括老支书在内,都瞪大了眼睛,很是兴奋。
“快拿桶,不能浪费了!”老支书大声道。
李复兴把位置让给李德军,说道:“三叔,你来接着压,一直到水变清为止。”
“好,我来。”
李德军撸起袖子,搓了搓手,接着握住加力把,按李复兴刚才的频率开始上下压了起来。
这可比去挑水方便多了。
其他人也觉得很有意思,都想试试,便轮流开始压水,压出来的水都用桶接着,立马就有人挑着去浇地。
十多分钟之后,出来的水终于渐渐变清。
“好了。”李复兴连忙道。
此时,大半个李家庄的人都围在外面看热闹。
他们都是第一次见这样的水井,看向李复兴爷爷奶奶的眼神中都是羡慕。
肯定是第一次见啊!这种压水井是在八九十年代才推广开来的,那时几乎农村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这样的压水井。
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得知这压水井是李复兴为了爷爷奶奶用水方便打的,都夸赞李复兴有孝心。
看看别人家的孙子!
再看自己家的,一个个没个正型,天天吊儿郎当,就气不打一处来。
老支书凑到李复兴身边,低声问:“复兴,这些零件花了多少钱?”
见李复兴真打出水来,他心里便开始盘算,在村里打几个,方便浇地。要不单靠那口泉水,效率太低了。
李复兴大概明白老支书的想法,也支持他组织村民在村里多打几口这种压水井。
这样一来,他们家的压水井就没那么显眼,不会总被人盯着,要不难免会有人眼红。要是村里多几口这样的水井,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此外,李复兴也觉得,这种压水井能提早服务人民是最好不过了。
起码能在三年困难时期,发挥一点作用。
可以预见,这种压水井打的多了,地下水位势必会继续下降,对以后不好。但现在谁还管得了那么多?活过这三年才是最要紧的。
“一共花了三十。”李复兴如实说。
压水井一共就那么几个零件,用的钢铁也不多。要是大规模生产,成本应该用不了三十。
“这么贵?”
三十块对城里的工人而言,可能不算太多,但对在农村挣工分的农民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要知道,现在在农村娶个老婆也才几块钱而已。
“咱们村之前那口井,花了多少?”李复兴问道。
老支书这下没话说了。
他斟酌片刻,咬牙问道:“肯定能打出水么?”
李复兴道:“这是地下水,按说一个地方的地下水位是差不多的,从刚刚钻的这口井来看,咱们村的地下水位应该在九米左右。”
“也就是说,咱们村原来那口井,再往下钻个两三米,就能出水了。”
“不过随着咱们用水,地下水位也会下降,能用多久不太好说,除非下大雨,把咱们用的那些地下水给补回来。”
他通俗的讲解一番,老支书就听懂了。
“原来那口井往下钻就能出水?”老支书脸色一喜。
要是这样的话,他组织村民在原来那口井的基础上再挖个两三米,就能解决用水问题,那还花钱干啥?
“很大概率可以,但能出多少水,我不敢保证。”
老支书点了点头。
不管那么多,先让大家挖,要是行的话,那是最好,要是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他说干就干,立马带人去挖,庄稼现在都等着用水呢!
“都别呆着了,跟我走!”
围观的村民们陆续散开。
李复兴的爷爷奶奶都开心不已,有了这口压水井,他们家就不愁用水了。李老爷子还特意喝了口井水,跟之前村里那口井的水差不多。
还是他们乖孙子有本事。
这么方便的井都被他弄出来了。
“大有,这是干啥?”李老爷子眉头一皱。
李复兴转头看去,见一个汉子跪在了爷爷面前。
“太叔公,我听说你们家有牛奶,能不能卖给我一点?我家孩子快不行了。”汉子一边说一边磕头,糊了满头的泥沙。
他家小孩是前几天出生的,但媳妇都饿的皮包骨了,哪有奶水?开始他家大嫂还能给小孩喂几口奶。
但现在大嫂也快没有奶水了。
李大有已经做好孩子要早夭的心里准备了。
刚刚他无意间听到牛奶的消息,碍于太多人在场,便只能耐心等着。要不都来太叔公家借牛奶,有多少能借?
三婶有些不自在,是她家的旺花不小心说漏了嘴。
小孩嘛!
吃了好东西,难免要跟小伙伴们炫耀一下的。
李老爷子叹了口气,看向自己老伴。
李老太太则是看向自己的孙子。
“奶奶,卖给他一瓶吧,就三块吧。”李复兴说道。
不能白送,那样的话就个个都来借了。
李大有一听,立马答应下来:“好,我马上就回家取钱,谢谢太叔公太叔婆,谢谢二十一叔!”
家里也就十几块钱的存款,为了一瓶牛奶,几乎四分之一都要拿出去,但李大有没有丝毫犹豫。
“先带回去吧,钱一会送来就行。”李老爷子很是通情达理。
李老太太便回屋拿了一瓶牛奶给李大有。
李大有赶紧揣进怀里,小心翼翼的跑回家。
他前脚刚走,三婶后脚就拉住旺花教训起来。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都没拦着,是得让孩子长长记性,要不以后有好吃的,还要忍不住往外说。
“三婶,差不多就行了,别把孩子打坏了。”
李复兴接着朝旺花招招手,给了她一块糖。
叮嘱道:“以后自己偷偷吃,不能跟别人说了。”
旺花一边抹眼泪,一边保证:“嗯,大哥,以后我谁都不说。”
“行,我给你打出来,最迟后天就能完事。”三大爷答应下来。
做个不麻烦的零件,就能得几斤猪肉干,傻子才不愿意。
见三大爷家快吃晚饭了,李复兴便起身离开。现在大家都缺少粮食,留在别人家吃饭,就太不懂事了。
“老头子,你看这肉干多漂亮。”三大妈脸上堆满笑意,这可比家里那块老熏肉好多了。
三大爷道:“是挺好,收起来,招待客人用。”
......
到晚上八点多,李强刚等人中午回到了李家庄。
老支书带人去查收。
“这红薯成色都好的很,支书您看,个头都这么大,总共两千五百斤,没问题。”他们挨个打开麻袋,把红薯都查了一遍。
“好,好!”老支书脸上露出喜悦神色。
李强刚道:“二十一叔说,让咱们快些去把剩下的四千五百斤给拉回来。”
在场众人一阵狂喜,两头野猪就换了七千斤红薯?还得是复兴啊,有关系就是管用。
“那你们明儿个接着去,多带几辆推车,争取一次就拉回来。”老支书安排。
以免夜长梦多。
带回来的红薯被放在食堂仓库里,为了防止老鼠糟蹋,放了不少老鼠药和捕鼠夹,还安排了人专门守着。
老话说的果然不错: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之前他们眼看着村里的粮食一天天见底,心里都慌张着。
“支书,咱们要不再找个机会上山一趟吧?”有人开口问道。
这七千斤红薯勉强够吃,但并不保险,最好再弄个一两头野猪回来。
“再说吧。”
有了粮食能过下去,老支书就不想让大家再冒险,野猪虽然是猪,但可不好惹,昨天要不是他们带了枪,说不准就有伤亡了。
......
第二天一早,李复兴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拼夕夕的秒杀区。
今天变成了十斤牛奶。
这可是现在有钱都难买的好东西啊!
不但价格昂贵,还需要牛奶票,而且牛奶票非常稀缺。
李复兴赶紧花一分钱秒杀下来,十斤牛奶分了二十瓶,一瓶半斤,就放在背包中。他取出一瓶看了看,没有什么信息,有点像三无产品。
就这么一瓶,最少得七八块钱吧。
现在最贵的还是麦乳精,半斤一罐的,都要二三十块钱,简直是顶级奢侈品,是走亲访友最有排面的礼物之一。
李复兴看了看自己的房子,想着重新装修一下,搞的好点。
人这一辈子,不过是吃穿住行四件事,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肯定想住的也好点。要是可以的话,他很想在家弄个厕所。
外面的公厕,他很不习惯。
他这房子不小,隔出一小间来做卫生间,既可以如厕,也可以洗澡。
不过他不认识这方面的人。
但也没啥,有事找三个大爷就对了。
李复兴洗漱完后,便拿了几个鸡蛋,来到后院的二大爷家。
二大爷正坐在桌前啃窝头,家里不上班的人,是没有早饭吃的。现在这年月,一天能吃两顿饭已经很好了。
“二大爷,吃饭呢?”
“复兴啊,啥事啊?”二大爷有些意外的看向李复兴。
李复兴把鸡蛋递给二大妈,道:“二大妈,这些鸡蛋你们留下吃,我有点事找二大爷。”
二大妈顿时眉开眼笑,忙不迭接过鸡蛋:“好,你们说着。”
既然找她老头子办事,那这些鸡蛋收的也安心,便赶紧把鸡蛋收到了柜子里。所以肉蛋肉蛋,在很多人眼里,鸡蛋跟肉的营养是相似的。
“二大爷,您认识会装修活的人吗?”李复兴直接问道。
二大爷有些惊讶:“隔壁街道有一个,咋的,复兴你要装修房子?”
自己没记错的话,李复兴家的两间房子应该没问题,还能继续住吧?这年月,大家都节俭惯了,只要还能住人就不会折腾。
李复兴点点头:“对,想把房子好好弄弄,您也知道,我老大不小了,马上找对象结婚,这才......”
二大爷微微颔首,明白。
这的确应该弄弄房子。
“等等上班的时候,经过他家,我帮你叫一声,让他来咱们院跟你谈,今天不用那么早去厂里吧?”
“嗯,我今天不去都行,麻烦您了。”
二大爷一听心里顿时羡慕起来,干采购就是好啊!
“得了,我现在就走吧,你在家里等着。”
说着二大爷拿着窝头和饭盒就出了门。
李复兴没等多久,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便被二大妈带进了院子。
“复兴,这位就是张师傅,你们谈。”
“好,谢谢二大妈了!”
李复兴摸出一包大前门香烟,拿出一根,递给张师傅:“麻烦您了张师傅,抽根烟。”
张师傅笑道:“这有啥麻烦的,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还得谢谢你们赏口饭吃呢。同志,想怎么弄,有想法不?”
李复兴便带他进屋,把想法跟他说了说。
第一步,先把这不平整的地面弄一弄,水泥或者地砖都可以。
接着要让屋里更亮堂些,所以窗户要大一点,或者另外开一个新的,墙壁也得粉刷一下。
“吊顶能做吗?”李复兴问道。
“这必须的,不是难事,主要看你想用啥材料。”
李复兴思量片刻,道:“要轻质材料,风格明亮些。”
张师傅点点头,大概明白了李复兴想要什么风格,要明亮为主。
后面便是做卫生间了。
“这得铺一条排污管道,成本有点高,而且得跟街道办报备一声。”张师傅说道。
“这没事,张师傅您尽管干就是,算算大概要多少钱。”
既然东家都发话了,张师傅也不再多说什么。
“包工包料,就收你三百五十块吧,主要是你要的材料贵一些。”张师傅解释道,“比如明亮风格的地砖,就不便宜。”
“还有卫生间的排污管道,也要不少钱。”
“好,我先付两百,剩下的完工结算,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干?”这价格倒也在李复兴的预料中。
“随时可以找人开工,主要还是看你这边,得把屋里的东西先安置好。”
“那就明天吧,这些东西我会先放在一个房子,你们弄好一间,就把东西挪过去,再弄另一间。”
“你们规矩我也知道,包一顿午饭,就在后院二大妈家,我会安排好的。”
“好,没问题!”张师傅最喜欢这种爽快的东家,不计较也不拖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