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品人阅读笔记网!手机版

品人阅读笔记 > 首页 > 女生频道 > 言情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版完整版

王伟王三牛 著

言情完结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这部小说的主角是王伟王三牛,《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无删减版最新章节由品人阅读网网友搜集并发布,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无删减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品人阅读网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括全本的和正在连载中的.如果你也喜欢寒门

状态:完结  作者:王伟王三牛  7.35 千字更新时间:2025-08-31 14:41:27

在线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这部小说的主角是王伟王三牛,《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王屠夫家满门壮汉,...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版完整版

守门的兵丁没精打采地倚着门洞,对进门的行人随意检查后,交了每人三个铜板的入城税,挥挥手便放行。
进了县城后,脚下是坑洼但还算齐整的青石板路,两旁则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比永乐镇当真是要繁华整齐很多。
顺着青石板路又继续往前走了段,到路口时王明远便停下脚步准备按照来时路上所说那般,分开去找提前约定好的客栈了。
钱彪勒住马,对王明远兄弟抱拳道:“王家兄弟,咱们就此别过。你们安心备考,回程时还是在这家‘平安老店’找我们的镖队,到时候送你们回去!”
“多谢钱镖头一路照应!”王明远连忙拱手道谢。
大哥王明仁也憨厚地笑着点头,背上那座“小山”般的行李随着他的动作晃了晃,引得几个路过的行人侧目。
告别镖队,王明远按照之前蒙学同窗的交代,带着大哥在越来越浓的暮色中穿行。
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点起了灯笼或油灯,昏黄的光晕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摇曳的影子。
走过一条飘着浓郁酱菜味道的小巷,一块褪了色的蓝布幡子终于出现在视线里——“福来客栈”。
客栈门脸不大,两层小楼,木质的门板有些老旧,但擦得很干净。
昏黄的光线下,一个穿着深蓝细布长衫、身形略显清瘦的年轻男子,正指挥着两个伙计将几筐新鲜的蔬菜搬进侧门。
“动作麻利点!后厨张婶等着下锅呢!轻拿轻放,别磕坏了我的萝卜!”
那男子的声音带着点管事特有的干练,下巴上蓄着短短的胡须,看起来比几年前在蒙学时成熟稳重了不少。
正是他的蒙学同窗——李茂。
王明远心头一热,快走几步,扬声喊道:“李茂兄!”
那身影一顿,猛地转过身来。
灯光下,李茂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疑惑,待看清王明远的面容,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取代。
“明远!”他快步迎上来,脸上是毫不作伪的欣喜,目光随即被王明远身后那座移动的“小山”吸引,仔细看了下才发现那座山下的人。
“哎呀!这是……明远的大哥?”他认出那背着山一样行李的壮硕汉子,正是王明远的大哥王明心(王大牛)。
“李兄弟,好久不见!”王大牛憨厚地笑着打招呼。
李茂激动的快步走到近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我算着日子,估摸就这两天到!快,快进来!”
他一边热情地引着两人往里走,一边熟稔地吩咐旁边的伙计:“小六子,赶紧的,去后厨说一声,让张婶整治几个好菜!
蒸碗条子肉,炒个时蔬,再切盘猪头肉,羊汤多煮些,饼子热乎的管够!送到二楼‘竹’字号房!再打两盆热水上去!”
伙计应声去了。
李茂亲自带着他们穿过不算宽敞、但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客栈大堂,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上了二楼,推开一扇朝南的房门。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两床、一桌、两凳,但胜在干净整洁。
窗户敞开着,带着傍晚凉意的微风拂入,吹散了旅途的疲惫。
窗下栽着一小丛翠竹,在暮色中沙沙作响。显然,这间房的位置和朝向都是客栈里数得着的。"

“这卤汤浇饼上,神仙都不换!”
“老板,明儿还来不?给我留两个夹馍!”
王明远站在人群外缘,看着这火爆的场面,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本打算等中午下课再来看看销售情况,没想到这架势,别说撑到中午,能撑过半个时辰都算奇迹!
果然,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锅里的卤味、篮里的饼子,竟被抢购一空!
连盆底那点卤汁都被一个食客央求着花钱买走了,说是回家拌面吃。王金宝咧着嘴,露出白牙,笑得见牙不见眼,一边收摊一边不住地对没买到的食客拱手致歉,承诺明日一定多做些。
“爹,时辰不早,我得去学堂了!”王明远看着天色喊道。
“快去快去!莫误了夫子的课!”王金宝头也不抬地应着,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老大,老二,赶紧收拾!今儿咱得多跑几个村收猪下水!再不行,杀头整猪!他大嫂,”他转头对刘氏说,“你回去帮你娘,多烙饼!翻倍烙!”
一家人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干劲,推着空车,脚步轻快地各自奔向自己的任务。
小院里,赵氏早已得了刘氏提前跑回来的报信,婆媳俩围着面盆,和面、揉面、擀饼,灶膛的火烧得旺旺的,铁鏊子上白气升腾,一张张圆圆的饼子被烙得两面焦黄。
——————
到了晚上,王明远和王二牛到家。
刚进院门,就被守候已久的王金宝一把拉住胳膊,神秘兮兮地拽进了正屋。
屋里点着油灯,光线昏黄,却见全家人——王大牛、刘氏、赵氏,都齐刷刷地坐在炕沿上,脸上带着一种异常的欢喜。虎妞和狗娃又被“赶”去了隔壁大嫂房里。
门被仔细闩好。王金宝从怀里掏出那个沉甸甸的钱匣子,哗啦一声,将里面的铜钱和一小块碎银子全倒在炕桌上。黄澄澄的铜钱堆成了小山,在灯下闪着诱人的光。
“三郎,”王金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压得极低,“你猜猜,今儿一天,赚了多少?”
王明远看着那堆钱,心中早有预估,但仍配合地问:“多少?”
王金宝伸出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点着那堆钱,反复数了几遍,才抬起头,眼中是难以置信的光芒:
“刨去买香料的本钱,还有买猪下水和杂面的钱......净赚!净赚足足八钱银子!明远啊!这......这都赶上平时杀猪卖肉一个月的进项了!还只是一天!
而且今天咱备的货少,好些人没买到!明日咱多做些,那还不得......”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炕沿上,王大牛憨厚的脸上也满是笑容,刘氏更是喜上眉梢,盘算着:“要是天天这样,咱家岂不是要成村里首富了”
王明远看着家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心头温暖,却也不忘提醒:“爹,高兴归高兴,但咱得有个度。”
“这生意是好,可树大招风。咱家根基浅,骤然暴利,难免惹人眼红。明日虽多做些,但也得估个定量出来,卖完即止,宁肯少赚,也别囤积太多。细水长流,方是长久之计。”
王金宝发热的头脑被儿子这番话浇得清醒了些。
他想起镇上那些老字号铺子,想起同行间的倾轧,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三郎说得对!是爹想岔了!贪多嚼不烂,还容易招祸!咱就按你说的,定量卖,稳稳当当地来!”
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那堆象征着希望和改变的铜钱旁,压低着声音,兴奋地讨论着明日的安排、材料的采买、饼子的数量......
第19章
早上,王明远特意让母亲赵氏切了一小陶罐上好的卤猪头肉,又包了几个夹着碎卤肉、浇了浓汤的白面饼子,小心地放到车上。"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