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品人阅读笔记网!手机版

品人阅读笔记 > 首页 > 女生频道 > 校园

>

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优秀文集

李承乾李世民 著

校园连载中

而且在隋末乱世时为李唐经略巴蜀、平定南方。要说大唐的江山北方是李世民打下来的,那南方就是李孝恭打下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李唐建国的第二大功臣。但也因为他功劳太大,为防猜忌,一直深居简出,基本不参与朝政。正在离开的众臣,也都微微侧目二人这看

状态:连载中  作者:李承乾李世民  15.87 千字更新时间:2025-04-15 08:15:10

在线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主角叫李承乾李世民的小说是《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是作者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编写的穿越重生类型的小说,内容主要讲述:“我以前怕你李世民,是我想活,现在我都不想活了,我还怕你?”“孤乃高祖皇帝之皇长孙,文德皇后之嫡长子,如今已居东宫十七载!当今天下皇太子之位舍孤其谁!岂是皇帝不配就不配?你们说废就废的?”““既有史官在此,我之言,自当记录流传后世!”“大唐贞观十六年,皇太子李承乾,手捧母后文德皇后之灵位,身着高祖皇...

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优秀文集

精彩章节试读 1

李承乾,目光微转,很快在尉迟敬德的话中找到破绽。

“尉迟将军所言差异,朝堂之上,何来‘骂’之说?有道是‘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家有诤子,不败其家’我刚才那是忠心谏言,父皇他从谏如流,怎么会记我的仇?”

这话怼尉迟敬德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声什么,最终一拍脑袋。

“太子殿下,俺是个粗人,说不过你,明说吧,你要率军出城除非是踏着我的尸体!”

其实他这话,代表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态度。

李承乾心里也明白,靠着几句胡搅蛮缠的话,绝可能让这些人同意自己率大军出征。

不过政治博弈,某些时候跟做买卖差不多,我漫天要价,你坐地还价,最后找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价钱成交。

“呵呵,孤其实也不是非要亲自为帅率军出征。”

听到这话,所有人神色都有所缓和。

“不过...不过...。”

不过半天也没人接话,李承乾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那本宫就直说吧,本宫同意中书省拟好的方略,不过孤要做副帅随军出征,而且要任命侯君集为主帅!”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一样他,谁不知道侯君集和你关系密切,他当主帅和你自己当主帅有个P分别。

李承乾此时突然一改咄咄逼人的态度,微微一笑,环视众人,语气温和。

“诸位卿家,若有疑虑,不妨直言。孤虽居储位多年,然未立寸功,实感惭愧。此番征讨薛延陀,正是孤欲借此机会,为社稷尽一份心力,亦望父皇能稍加垂青。卿等以为如何?”

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继续道:“虽居储位,然年岁尚轻,阅历浅薄,岂能独揽天下大事?国事繁重,非一人之力可担,如若诸位不与孤共谋,怕是要耽误社稷大事了,到时父皇怪罪下来,诸位怕是要遭罪了,而孤也只能去太庙自刎”

他这番话,前面基本上都是废话,主要还是后面几句,意思很明白,你们要不答应我的要求,出兵的旨意我肯定不会批答,而且哥们还得自尽,你们就看着办。

其实这一众文臣都堪称人杰,也都快速在心中权衡利弊。

这旨他们是肯定不会下的,但李世民真半个月才醒,到时北境边疆有失,高句丽、吐蕃趁势来攻,那李世民追究起来,他们也有责任。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手中完全没有遏制李承乾的筹码,没法阻挡他自尽。

如果李世民醒来,发现李承乾已经在太庙自尽,他六亲不认之名坐实,那场景他们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过了良久,魏征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您看这样好不好?军情紧急,而且现在情况你也明白,我们肯定不能同意您独自率军出征的。”

他这话说的倒也算诚恳,李承乾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魏大人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魏征看了一圈众人,略微犹豫了一会才说道:“这样吧,只要殿下您能批答出兵旨意,我们就同意您跟随大军出征。”

“不过要李世勣将军为主帅,程知节将军为副帅军,而您不能在军中担任任何职务,且您要授予李勣节制大军一切,包括您在内的权利。”

他话音一落,一众大臣都没说话,差不多默认了魏征这个办法。

其实这办法,倒也算万全之法,这样不光能把李承乾囚禁在军队之中,还能防止他去太庙自尽。

更重要的是,李承乾现在依然是太子,拥有监国辅政之权,要是留在长安还说不上闹出什么乱子。

此时李承乾心中狂喜,他要的就是能顺利出长安,其他的其实并不在乎。

这也是他漫天要价的好处,要是开始就说自己要随军,这些人肯定不干。

但要求为主帅出征,退而求其次,就会同意让他随军。

不过为了避免这些人精起疑,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沉吟了一会,才说道:“孤觉得这个方法确实可行,但孤要让侯君集替程将军为副帅。”

魏征可能猜到李承乾会这么说,飞快摇头拒绝:“殿下,这是我们最后底线,如您不能答应,我们也没办法了。”

李承乾见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也没必要再坚持。

不过他还是要装作不愿意的样子,并没立刻答应。

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声音平淡,好似没有任何情绪。

“殿下,您还是不要让诸位大人们为难了,答应了吧。”

长孙无忌虽然明面上权力和其他几位重臣差不多。

但他身份特殊,还是李承乾的舅舅,此时站出来,只要李承乾点头,事情基本上就算敲定了。

李承乾见状,也没在端着。

“好,那孤便答应,不过孤有最后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在两日内出兵。”

他这么要求,无非是怕夜长梦多。

众人哪里会不明白李承乾想法。

但也无所谓,因为大唐情报网不是开玩笑的,战报到之前,就预测到薛延陀会袭扰边境,早就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既然事情敲定,李世民也无大碍,这些人就去忙了。

毕竟整个大唐帝国一天也不能停止运转,况且还要安排具体出兵事宜。

众大臣对李承乾微微躬身。

“臣等告退!”

言罢所有人便鱼贯离开,李承乾则驻足原地并未动弹。

抬头望着气象万千的太极宫,心神不由有些恍惚,自己就这么丝滑的活下来了?

这时他感到肩膀被人从后面拍了一下,所有人都对自己避之不及,谁会这个时候招惹他?

带着疑惑回头看去,只见身后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男子,其身形高大,肩宽背阔,五官棱角分明,眉如刀削,双目深邃如寒潭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如同山岳般稳重气场,此时他嘴角微微上扬擒着一股耐人寻味的笑意。

李孝恭?他怎么冒出来了?这人出身宗世身份显贵,而且在隋末乱世时为李唐经略巴蜀、平定南方。

要说大唐的江山北方是李世民打下来的,那南方就是李孝恭打下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李唐建国的第二大功臣。

但也因为他功劳太大,为防猜忌,一直深居简出,基本不参与朝政。

正在离开的众臣,也都微微侧目二人这看来,一个个神色复杂。

毕竟李孝恭虽然远离朝政,但能量可不小,他表面是从不和任何人结党,但其经略江南多年,军政两届故旧无数。

而且和他如今大唐军界中地位最高的李靖,虽然表面上从不往来,但俩人之间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李孝恭平定江南期间对李靖的用兵方略几乎是言听计从,可以说是李孝恭贤明,但你说二人没有私交,恐怕三岁孩子才会信。

“皇叔?您有事?”

李孝恭闻言笑了笑:“哈哈,太子刚才那般模样,可真像你父亲年轻那会。”

李承乾听到这话,大脑疯狂运转,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就在他思考之际,李孝恭已经转身离去。

“咦?怎么走了?”

这人怎么神神叨叨的。

见他离开,李承乾也没再继续思考,转身向东宫走去,他也要抓紧时间为出征薛延陀做准备了。

他现在虽然靠着胡搅蛮缠争取到了跟随大军出长安的权利。

但他面对的的依然是几乎必死之局。

因为这次出征,他在军队中没有任何权利,那程咬金和李世绩又都是李世民铁杆,相信自己到了军中,这俩人一定会派兵牢牢看紧自己,只等李世民一醒,马上将他押解回长安。

不过好在现在李世民突然晕了过去,还没下旨处罚那些策划谋反的太子府僚属。

这些人如果能全部跟随他出征,虽然不能架空李世绩和尉迟敬德,但也能在大军中拉拢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

对于拉拢人心,他笃信,‘皇帝不拆饿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钱能使磨推鬼’

他现在一方面的想办法将亲信安排进出征部队,另外一方面就是尽量筹钱,等到了军队中他打把撒钱,再配合僚属,应该就没问题。

精彩章节试读 2

七八家布行老板支起的十几丈长木架,上面挂着薄如蝉翼越州缭绫,金线暗绣鸾凤的蜀锦,和许多上等绸缎,这些布料如彩色瀑布倾斜而下,煞是好看

而后西域商人搬来数十个大箱子,里面有镶嵌满鸽血宝石的毛毯,还有一些龙眼大夜明珠,和各色流光溢彩的宝石。

之后各色瓷器,金银细软数不胜数,这些珍宝足足摆了七八十米长,一眼望去一片金钱独有的绚丽之色。

说实话他李承乾作为皇太子算是见过世面,但仍被这场景镇住了。

不禁暗暗咋舌,这种场景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怕是也不多见,盛唐气象果然名不虚传。

“殿下以为这些东西如何?可还入的了您的眼?”男子声音将李承乾思绪拉回。

“不错,全部给送到东宫。”说完回头看向身后一个中年男子“”这人是他东宫大管家杜立,而且来历可不一般,是高祖皇帝李渊在世时送给他的,也是他在宫中除了宁如玉外最信任的人。

“杜总管,你去算下账,我先去西市了,你完事来找孤。”

要是换了别人,面对这么吓人购物方式,肯定得问问自家主子,但杜立只是微微垂眸,声音平静道:“臣,明白。”

说完李承乾便上了马车,向西市去。

车厢内,他神色微凝,手指不住磋磨。

按照他的构想,现在长安城内的达官显贵,应该都收到他大肆购物的消息了,因为大商无政不通,大政无商难行,东市这些商家十个有九个都有朝中重臣背景。

此时所有人目光应该都会集中在西市,他要趁这个机会,去安排一些事。

马车行驶途中,李承乾不住掀开帘布注视外面。

差不多十几分钟,心道,差不多就是这了。然后飞快取出事先放在马车中的衣服,将自己乔装打扮了一番。

而后招呼马夫:“孤,先下车,你自己驾车去往西市。”

随着马车速度变慢,李承乾一个闪身,跳下马车,而后快步走进一处巷子中。

三拐五拐,到了一处宅邸门口,宅门匾额这写着两个大字“杜府”

这杜府乃是李世民重臣杜如晦的府邸,不过随着杜如晦贞观六年病逝,杜家人也逐渐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

虽是如此,杜家在朝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他之所以来着,因为杜如晦的二儿子,城阳公主驸马,襄阳郡公杜荷,乃是他的铁杆亲信。

此时杜府内,四个人围桌而坐,为首之人正是杜荷,其余几人则分别是杜正伦、赵节、李安俨。

这几人无一例外,都是**亲信,他们因为密谋造反之事被告发,本已等死,但昨日之事让他们有燃起一丝希望,因此相聚于此商量对策。

杜荷摸着脸颊,一脸愁容:“诸位,这次借着我妻子城阳公主生日之名,才能叫你们来,时间紧迫,咱们赶紧议一议太子殿下随军出征意欲何为吧。”

这几个人中,唯一有才能的,就是杜正伦,原本历史中,他被李承乾谋反案牵连被流放,后来李治继位将其召唤,一路平步青云最后官职宰相。

事实上这几个人基本上是唯杜正伦马首是瞻。

杜正伦这人,身材修长,面容清瘦,身着宽大的儒袍,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很浓的书卷气。而且举手投足间沉稳、从容。

见没人说话,杜正伦扶了扶下巴上的短须道:“殿下此次跟跟随大军出征,无疑是个机会,但这个机会如何把握,还要看殿下自己,咱们当务之急是赶紧跟东宫取得联系。”

几人都陷入沉思之中,他们都是获罪之人,行动受限,能来杜府相已是不易,如果贸然和东宫联系,整不好会弄巧成拙。

这时门外护卫进门道:“各位大人,门外求见,他自称是东宫的人。”

几人听到这话,眼睛都亮了一下,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杜荷更是直接起身:“快请他到后堂。”说着他看向几人:“诸位,前厅人多眼杂,咱们还是小心为好。”

几人深以为然,当即起身,毕竟他们先前密谋造反之所以被李世民知晓,就是被人出卖走漏风声。

“殿....殿下,您怎么来了?”他们在后厅刚刚坐定,就看一身平民打扮的李承乾一瘸一拐的走了过来。

抬手示意几人不必起身,然后说到:“孤有些事情要交给你们做,时间紧迫,我就不细说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他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这几个人中杜正伦最有能力。

“正伦,你拿着,待本宫走后,你按照信上方略行事即可。”

杜正伦见状,立即走上前接过信封。

李承乾则继续道:“诸位放心,你们以国士待孤,孤必以国士报之。”

“多谢殿下抬爱。”

“好了,不和你们多说了,孤先走了,记住一定要按信封上行事!”说完直接转身离开。

留下几人面面相觑,良久杜荷说到:“我怎么感觉今日的太子殿下和以前不一样。”

杜正伦微微点头:“确实如此,殿下以前一直不赞同我们的计划,现在可能是对皇帝彻底失望,决定破釜沉舟了把。”

几人闻言全部点头称是。

出了杜府的李承乾,此时正一瘸一拐的向西市走去,不过好在距离不算远,不然可真是难为瘸子了。

西市不同于东市那般多是装修上好的店铺,而是小摊居多。

此时夏季,西市上人潮涌动,各种小吃摊子一眼望不到头,宽阔处还有些玩把式的杂耍艺人,僻静街角则是一些练摊算命的道士。

李承乾在东市挥金如土的消息已经传到,街口出站着十来个牙人,毕竟能拿到李承乾这单生意,光是佣金都够他们挥霍一辈子了。

转过街角后,李承乾踏入西市,见他竟没从马车上下来,而是走过来的,不少人都露出诧异之色。

人群中有些人甚至神色一变,而后快速退出人群。

李承乾看在眼里,自然这些人应该是被人派来监视他的,但也无所谓,等他们查出来我是去见了杜荷等人,本太子已经出了长安了。

语气轻松的道。

“哎呦?怎么这么多人?都是来卖东西的?”

他话音一落,一众牙人立刻蜂拥而上直接将他围了起来。

“恭迎太子殿下,我等愿为殿下效劳。”

其实他要麻痹重臣和见杜荷等人的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再在西市挥霍了。

但他还要买一样东西,这种东西关乎他能否成功扫平大漠,继而长期与唐朝对抗。

“呵呵,孤,可用不到这么多人,这样吧,你们谁能在一个时辰内找到最多炼丹所需的的金石就用谁。”

唐代炼丹之风盛行,所用之物,除去人参等珍贵药材外,多是金石。

其中的硫磺、硝石,正是李承乾需要,只要有这俩样他就能够造出火药这个超越时代的战争利器。

牙人门也没丝毫惊讶,毕竟达官显贵炼丹在正常不过,当即分头前去寻找。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