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灵雪陈卓是《重生1999》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得遇良馨”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亿万身家的陈卓重...

下午,陈卓直接去了姥爷家。
从他重生开始算,已经过去了十天,还没有去看望过姥姥、姥爷,陈卓多少有些愧疚,拎着那两瓶茅台和水果蔬菜,赶奔而来。
姥爷是半只脚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士,还没到地方战争就结束了,整支部队直接开拔往东北,支援地方建设,姥爷就留在了这片黑土地,经人介绍认识了姥姥,才有了汪瑾兄弟姐妹四人。
陈卓小时候是姥姥带大的,直到五岁上托儿所,所以跟姥姥特别亲。
姥姥家的小区很老了,1978年建的老楼房,隔着马路就是陈卓父母工作的水凝土构件厂,站在阳台就能看到厂门口,常年尘土飞扬。
陈卓拎着两大袋子的东西刚到姥姥家的楼下,一群在凉棚下纳凉的老头儿老太太就把他认了出来。
“梅花!你大外孙子来了!”
“哎呦喂,小卓长这么高了。”
“该结婚了吧?”
陈卓的姥姥张梅花高兴的站起来,“你们不知道吧?我大外孙子马上要去首都上大学了,结婚也得找安京的姑娘,不然咱都看不上”老太太那叫一个自豪,快走两步,来到比她高了两头的陈卓面前,瞅瞅陈卓手上拎的东西,“你妈又胡闹,我跟你姥爷能吃多少?”老太太又仔细看了看,“还买酒了?瞎花钱!你姥爷就喝一块五一斤的就行!”
陈卓避重就轻,“我妈您还不知道嘛?逛市场看到便宜的了,能包圆的全包圆了,让我给您二老送来。”
“嗯,你妈最像我,”老太太马上就信了,但转念又觉得不对,“这酒也能包圆?”
“那是我作文写的好,拿了一等奖,这是奖品,”陈卓开启了满嘴跑火车模式。
其实陈卓都是挑最贵的买的,他很清楚,只有这么说一辈子勤俭的姥姥才舍得吃。
老太太对大外孙子的话没有任何怀疑,立刻从陈卓手里拿过两瓶茅台,对身后的老邻居炫耀,“我大外孙子写作文赢来的!好酒!”
那些老人家自然也都夸上几句,可他们谁也没细想,哪个作文比赛能发白酒?
姥姥家在四楼,陈卓让姥姥走在前面,他在后面亦步亦趋,看着姥姥越发沉重的步履,心里不是滋味儿,上辈子自己从上大学开始就很少回家了,有时候一年都见不上姥姥和姥爷一面,经常过年都只是打个电话。
“姥姥,您有什么愿望吗?”陈卓突然问道。
姥姥的步伐迟疑了一下才继续走,似乎是思考了一会儿才道:“现在吃穿不愁,国家也太平,你们几个小的也都长大了,没什么愿望了,非要说有的话,就是希望我还能抱上重外孙。”
“感情我挖个坑把自己埋了,您这愿望可有的等了,”汪瑾是家里的老大,陈卓自然也是他这一辈/imgs/pic/picc83a98.jpg的老大,下面的两个表妹和一个表弟最大的也才初三。
姥姥一边掏钥匙开门一边道:“不急不急,好好挑挑,我们家小卓是有大出息的,得是德什么备的姑娘才配得上。”
“德才兼备?”
“对对对,德才兼备,还得漂亮,”姥姥说着就笑了,好像已经看到了她外孙媳妇儿一样,拉开门,她立刻变了口气,“汪光明!看看谁来了?”
“咋咋呼呼的!谁来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姥爷摇着蒲扇走了出来,看到陈卓,消瘦又满是皱纹的脸上立刻绽放笑容,“大外孙子!哈哈,快进来,冰箱镇着西瓜呢,水沙瓤,让你姥姥给你切!”
“切什么切,小卓喜欢用勺子挖着吃!”姥姥立刻没好气的道。
“哦,对对对,挖着吃,我去找勺子。”
自打重生以来,陈卓就没有停止过感动,曾经他忽略的美好和幸福一件件的被他发现,老两口不经意的对话中都是满满的对他的爱。
姥爷2010年就走了,自己还有仅仅十年时间与他们相处,可这十年自己又必须在安京奋斗,拿什么回报二老?
陈卓暗自发誓,未来无论如何也要做到至少一个月回来看望一下姥姥和姥爷。
“姥爷,不着急,我今天不走了,”陈卓道。
“哈哈,不走好,老婆子,今天包饺子!”姥爷总是先笑再说话。
陈卓晃了晃手里的塑料袋,“肉馅儿我都买好了,就是馋姥爷的手艺了。”
“哈哈,馋了就包。”
老两口这就算忙活开了,陈卓想插手,他们怎么都不让,给他半个大西瓜让他去看电视。
等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天也快黑了。
晚上陈卓陪着老两口聊天,跟姥爷聊国家大事,陪姥姥聊家长里短,什么话题他都接得住,哄的老两口高兴极了。
姥姥笑的开心,“从你准备高考开始差不多两个月没见着,怎么这么会说话了?”
“这还用问,随了咱老汪家的血脉,”姥爷傲然道。
姥姥嘴一撇,“就你?你那嘴跟棉裤腰似的,真好意思往自己脸上贴金。”
“哼,贴金怎么的?那也得有的贴才行!”
老两口斗了一辈子嘴,谁也没服过谁,陈卓本来琢磨怎么把这茬儿糊弄过去,这下不用了,他们自己就解围了。
到了睡觉的时候,姥姥把家里唯一的风扇搬到小卧室,调整好位置,只吹陈卓的脚,“晚上睡觉不能吹脸,听到没?要不嘴会被吹歪的!”
陈卓笑着答应,“好嘞,您说怎么吹就怎么吹。”
“明早去给你买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豆腐脑和油炸糕,中午再给你炖条鱼,”姥姥越看陈卓越高兴,眼睛都笑成了弯月牙。
“早上我跟您一起去,我也好多年没逛过早市了。”
“你能起来再说吧。”
第二天的一整天,陈卓什么都没干,就是陪着老两口,哄他们高兴,逗他们开心,直到晚饭结束,他才编了个理由跑了出来,与孙瑞汇合,赶往黑猫台球厅。
黑猫台球厅在陈卓他们家这片是出了名的小混混聚集地,时不时的爆发斗殴和砍人事件,如果看到谁家的孩子在那附近出现,基本就等于在街坊邻里的嘴中被判了死刑。
远远的就能看到小二楼上巨大的黑猫头像,左右都是小饭馆,后面是百湖市的城中村。
陈卓和孙瑞两个人一个穿着牛仔裤和衬衫,一个穿着运动服,打眼一看就跟混混群体格格不入,见到他们两人接近,台球厅蹲着抽烟的一伙儿混混立刻投来不善的目光。
“我就说带家伙来吧,你还不干,那个脑残明显要挑事儿,”孙瑞小声道。
“你听说过谁打财神爷的?”陈卓异常淡定的步入台球厅的大门,根本没有去看那些小角色。
黑猫台球厅之所以有名气,完全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这个年代,台球是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之一,是为天时;整个这片区域都是平房,四通八达,有什么风吹草动钻进胡同就找不见,是为地利;老板黄建章是刑满释放人员,曾经也是号令群雄的大哥,在整个百湖市都算一号人物,尽管不再做违法的事情,但义气之名一直被人称颂,是为人和。
陈卓的声音低沉而蛊惑,女老师感觉自己浑身的汗毛瞬间倒竖,下意识的后退半步,“你,你胡说什么!”
“老师,咱们借一步说话,”陈卓横移两步,来到考场门的另一侧,女老师皱着眉头审视陈卓,最后还是跟了过去。
陈卓看那水缸跟了过来,立刻给陆灵雪使眼色,陆灵雪也不傻,果断的跑进了考场。
女老师猛回头,“诶?谁让你进去了!”作势就要去追。
陈卓低喝道:“你不要命了吗!”
女老师停下脚步,怒视陈卓,“你到底想干什么?信不信我报警抓你!”
“听听我下面的话,你再决定怎么做,也不迟,”陈卓看了看女老师满是血丝的双眼和略微发黑的嘴唇,表情极为严肃的道:“最近是不是感觉小腹肿胀、头痛、失眠,而且心烦气躁,诸事不顺?”
陈卓的话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全部有迹可循,这女老师的嘴唇发黑必有肠胃疾病,眼睛满是血丝必是睡眠不足,且一脸尖酸刻薄相,生活必定不会顺遂,何况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可能诸事顺利。他能知道这些,一个是他自己就常年被肠胃疾病困扰,一个是阅历的沉淀和敏锐洞察力使然。
女老师目光偏向斜下,越想越心惊,豁然回神,“你会医术?”
陈卓面带微笑,“家学渊源,不可细说。”
女老师追问,“这些症状会致命?”
“这么说吧,”陈卓自信的背起双手,一派大家风范,“你若去看西医,保证什么都看不出来,医生只会让你多休息,多喝热水;你若去看中医,大夫也顶多给你开一些调理肠胃的药。这样一来,你的病必会恶化,不出半年,撒手人寰!”
此时的女老师已经入瓮,慌张的一把抓住陈卓的胳膊,“这病你能治?”
“倒是不难,不过嘛……”陈卓的目光先是在女老师的手表上停留片刻,接着又飘向考场中。
女老师颇为识趣,闪开水缸似的身躯,“同学,你先去考试,考完再说。”
陈卓就这样半边脸挂着鲜血,趾高气昂的走进了考场。
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陈卓没闲工夫去感怀自己再一次坐在了高中教室,因为听力已经进行到第二大题。
英语其实是陈卓的强项,正常发挥的话,150分的卷子考个120分以上问题不大,加上他前世经营的是新型材料相关的生意,跟老外打交道的机会不少,口语一直没有扔下,英语试题很多时候考的就是词汇量和语感,只要单词认识,口语没问题,想答错都难。
陈卓清楚的记得,1999年龙江省的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是520,他之前英语只拿到30分,总分498,差22分过线,也就是说只要英语能得52分,就能稳稳的压线,还有比这更容易的事吗?
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陈卓一气呵成的一路做下来,不到50分钟全部搞定,他有自信,除了第一道听力题没有听到,其他的基本不会有错,这一年的英语考题对他来说太简单了。
最后一道作文,30分,陈卓更是手拿把掐,他的记忆没有出错,确实是那道阐述学校变化的书信文体,他刚刚故意跟陆灵雪提起这个,一个是为了转移陆灵雪注意力,别再提表白的事儿,另一个就是想通过陆灵雪梳理一下书信文体的考点,毕竟他前世没有给老外写过信。
十分钟,作文写完。
陈卓重新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错漏,交卷走人。
高考提前交卷的,无非两种人,顶级学霸和垫底学渣,无论是哪种都足以技惊四座。
陈卓在众考生的惊叹目光下,直接去了洗手间,他这幅尊容不修整一下,出去非得吓死谁不可。
当陈卓走出洗手间打算离开的时候,就见那女老师紧张兮兮的站在洗手间外,“同学,你别走啊,我的病……”
陈卓腰杆一挺,大家风范再上身,“我给你留个电话,等高考成绩出来后,你联系我,现在我不确定我的成绩有没有受影响,我不可能在英语考砸了的情况下,以德报怨!”
记下陈卓报的号码,女老师仍旧忧心忡忡,“那这段时间,我会不会有事?”
“半年内不会有事,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看看西医和中医,印证印证我的话,”陈卓嘴上说着,心中却想着,等过了今天,试卷上交,就算这女老师拆穿自己的“大忽悠术”也无所谓,那时早已尘埃落定。
更重要的是,那电话号码都是他胡编的,想找他?门儿也没有。
女老师此刻根本不敢得罪陈卓,小心收好号码,“那先谢谢你了。”
“客气,”陈卓刚要离开,陆灵雪恰好走出考场,小丫头见到陈卓兴奋的说道:“陈卓!真的是书信!”
“嘘,”陈卓瞄了一眼那脸色煞白的女老师,“低调。”
陆灵雪一缩头,“我们快走吧。”
考场外都是等待着自家孩子的家长,人山人海,陈卓他们一出大门,这些家长就呼啦一下围上来,七嘴八舌的问英语考题难不难。
可怜天下父母心,陈卓露出笑容,“特别简单,放心吧!”哪怕能让他们安心小半天,陈卓也觉得是做了善事。
两人走出人群,陈卓问道:“我是因为父母上班请不来假,才一个人来考试,你陆大校花什么情况?”
“你再这么叫我,我就再也不跟你说话!”陆灵雪有些生气,但还是解释道:“我妈有重要商务谈判,出国了。我爸也在外地,今天才能回来,马上就来接我。”
陈卓想起来,陆灵雪的母亲本来是跟自己父母一样的国有混凝土构件厂的职工,后来辞职下海,在北面的俄苏斯边境做起了倒爷生意。
“小雪!”这时,远处一辆蓝色桑塔纳停下来,车窗摇下,陆灵雪的父亲陆汉东正在招手。
等两人来到车前,陆汉东一看陈卓和自家女儿的模样,吓了一跳,赶紧下车询问。
得知是陈卓保护了女儿,陆汉东说什么也要带着陈卓去医院。
陈卓本想推脱,但又觉得陆灵雪的未来遭遇实在凄惨,跟他们走的近一点,看看能不能试着改变她的命运,也未尝不可。如此想着,他也就同意了,坐上陆汉东的车,赶往医院。
坐在车上,望着倒退的行道树和没有多少高楼的首都建筑群,陈卓追忆起上一世,那些他经历过的人和事可能再也不会出现,就好像这些倒退的景物一样,渐渐远去。
接着,他又想到眼下的处境,他的家庭条件很一般,典型的工薪阶层,父母所在的水凝土构件厂是跟着油田开发步调走的,随着油井的饱和,效益连年下滑,每年都有人下岗或者买断,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钱的总收入。
明年,父母也会双双买断,两个人会拿到差不多二十万的巨款,然后兴冲冲的投入到下海的大潮中,最后赔的精光。
陈卓太清楚,华夏的百姓90%是没有经商头脑的,特别是北方这些重工业城市,更没有经商的土壤,职工都安逸惯了,所有脑袋一热就去开店做买卖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陆灵雪母亲那种幸运儿,万里无一。
这还不算完,陈卓大二的时候姥姥得了冠心病,需要做心脏支架,父母把所有剩余的钱都给了姥姥看病,生意又赔了,老两口一直不肯告诉陈卓实情,父亲跑去开出租,母亲做起了保姆,才供着陈卓读完大学。
这一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父母再那么操劳!
陆灵雪看向身边的陈卓,他的眼神为什么这么难以名状?再联想到他又是拦车又是与老师交涉的智慧与从容,他原来这么厉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