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品人阅读笔记网!手机版

品人阅读笔记 > 首页 > 女生频道 > 言情

>

民国互通:我快递军火不过分吧苏文杨二妮完整文集阅读

苏文杨二妮 著

言情连载

晴朗而干燥.一辆封闭式货厢的电三轮,缓缓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漆黑车厢上印着‘顺风’...民国互通:我快递军火不过分吧苏文杨二妮最新章节由品人阅读网网友搜集并发布,民国互通:我快递军火不过分吧苏文杨二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到品人阅读网你能找到更多好看的小说,包括全本的和正在连载中的.如果你也喜欢民国互通

状态:连载  作者:苏文杨二妮  19.06 千字更新时间:2025-04-26 16:13:38

在线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风沙滚滚,陕北的天,晴朗而干燥.一辆封闭式货厢的电三轮,缓缓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漆黑车厢上印着‘顺风’二字。车上插着显眼的白色帆布,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米、面、盐、...

民国互通:我快递军火不过分吧苏文杨二妮完整文集阅读风沙滚滚,陕北的天,晴朗而干燥.一辆封闭式货厢的电三轮,缓缓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漆黑车厢上印着‘顺风’二字。

车上插着显眼的白色帆布,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米、面、盐、油’四个醒目繁体字。

骑车的男人年约20几岁,脚踩阿迪王,衣着朴素而干净,有着这个年代少有的红润白净皮囊。

任凭谁见了都得来一句:真是个十里八乡少有的俊后生。

..正当苏文骑着三轮叼着烟,愣神之际,从路旁的土疙瘩村子里,钻出来七八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全都面露菜色,穿着一身补丁的黑灰衣裳裤子。

“喂~,后生,等一下。”

一位40岁左右的妇人招呼着三轮车停下。

“大娘,你要点啥?

我这里啥都有,可不只卖米面盐油。”

眼见来了生意,苏文扔掉烟头,跳下车座,满脸堆笑的朝妇人迎去。

“你...你是外地来的。”

妇人一听这口音,又看到苏文1米8左右的个头,便怯生生的问道。

苏文也不打算隐瞒,此行他就是想来探探路,顺便赚点小钱:“是啊大娘,我来自川省,走街串巷卖点货,你要点什么?”

川陕相隔不算远,货郎走货至此并不罕见。

只是这后生长得比女娃还白净,推的货车居然是3个轮,货箱也遮得严严实实..不作他想,妇人问道:“你有白面吗?

我男人害了病,想吃点白面。”

“白面当然有!

您等着。”

说罢便从货箱里翻出几袋十斤装的优质小麦面粉,就这样随意的放在地上。

撕开一袋包装,从里边抓了一把白面,递给妇人道:“大娘您看,多好的白面,保证货真价实,吃完一袋想两袋。”

“是啊,好白的面,我活了几十年,还没见过这么好的白面哩。”

妇人眼眸闪着光,小心的捻一撮放进嘴里,闭着眼砸吧几下。

“嗯~,不错,是上好的白面,比镇子里卖的还好,就是不知道价格..”苏文大气的摆摆手,“呵呵~,价格不贵,一袋十斤,只要一块大洋。”

“啊?

真不便宜,一块大洋我都能买几十斤高粱米咯。”

妇人捏了捏荷包,唏嘘道。

苏文皱了皱眉,“呃~,大娘这可是细粮,可不能拿高粱米比,这玩意儿有营养。”

他顿了顿,有些挣扎道:“要不这样,你买一袋白面,我送你半斤细盐。”

说话间便从货箱里翻出一袋,用透明塑料口袋分装好的盐,大气的塞进了妇人手上。

“这..这是精盐?”

妇人看着比雪花还白的细盐,有些不知所措。

打开包装,用手指轻轻沾上一点放进嘴里。

醇厚的味道立刻充斥着口腔,这精盐不但咸味厚重,而且不苦不涩,比镇上一斤卖一块大洋的粗盐,简直是天上和地下。

“那就这么说定了,后生,可不能哄人!”

妇人紧紧握住盐袋,生怕苏文反悔似的。

苏文见状只是笑笑,现在是民国24年,也就是1935年。

市面上的物资十分匮乏,加之国民党经济封锁,陕北的老百姓过得真是苦!

“大娘,咱巴蜀汉子可不兴说话不算,您拿着!

就算没钱我照样赊给你。”

说罢就连同白面一起递给了妇人。

妇人随即一愣,这年月的商人真就应了那句无奸不商的至理名言。

能不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就已是谢天谢地。

而像苏文这样半卖半送做生意的,她还是头回见。

于是赶紧掏出荷包里一枚保存完好的银元递给他:“你这后生,叫我一声大娘,还能差你钱不成?

再说你大老远的过来做买卖,钱一定得现给。”

“行大娘,那我就收着,觉着好,多给我介绍点买卖。”

苏文不客气的收下银元,看都不看一眼。

这年月银子本来就是硬通货,如果还造假,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嘛。

抱着沉甸甸的白面和盐袋,妇人脸上的褶子都笑了出来:“放心后生,我保准给你拉来客人,对了,我姓胡,你就叫我胡大娘吧。”

“呵呵~,好的胡大娘,我叫苏文,你叫我小苏就成。”

..望着胡大娘怀里抱着白面跟盐袋,满脸堆笑的回到村口,立马有村民围了上来。

“她胡婶,买这么多东西,可花了不少钱吧?”

“嘿嘿~,便宜得很,这么好的白面和盐才一个大头,我不是怕没钱抓药,都还想再买点哦!”

胡大娘紧紧抱着怀里的东西,生怕飞了似的。

“什么?!

真的假的?

来,让我看看。”

..于是一群村民便围着胡大娘手里的东西,细细查验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苏文稳坐钓鱼台,口碑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东西根本不愁没人要,所以他才不会干沿街叫卖这种事。

有伤风化!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一群老乡便朝苏文的小三轮跑来,有两个腿脚不便的差点没摔个狗啃泥,简直不要太激动。

“俊娃,给我来一袋白面和盐,可不能短斤少两哦!”

一名脑袋缠白毛巾的中年人,手递银元颤抖着道。

“行大叔,您拿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多久所有白面跟盐全被一扫而空。

货箱里就剩下些大米跟白糖,还有几十斤菜籽油,以及一些药品。

看来这年月老百姓连饭都没吃饱,糖和油之类,自然很少能消费得起。

至于说卖药,这年月的人本就忌讳买药这种事,除非人家主动提及,否则苏文也不会主动说药的事情。

短短几分钟,苏文便收入12块银元,这种生意做着才叫过瘾嘛。

“小苏啊,你这么做生意会不会折本啊?”

见苏文不怎么忙,闲来无事的胡大娘便过来搭话道。

“怎么会!

我主打一个薄利多销,诚信经营。”

苏文整理着货箱道。

“对了胡大娘,你男人害的什么病啊?

光吃白面可不行,得吃药。”

说起自家男人,胡大娘难免神伤:“唉~,当家的又吐又拉还打摆子,郎中来瞧过病,说是疫症,治不好,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我这不想着买点白面,让他吃点好的,这要是死了,也能当个饱死鬼..”呃~这胡大娘倒还蛮看得开。

苏文点点头,“明白上级,保证给你弄来最好的军服,而且是带迷彩那种。”

当然,这个最好肯定是指目前这个年代最好的军服。

对于军服的选择,苏文心里早就有了计较,那就是类似于88式的迷彩服。

鞋子肯定是帆布胶鞋,经典耐用。

“对了,还有粮食。”

刘参谋长补充道:“只是能不能多弄点棒子面啥的,高粱面也行啊。”

“为啥?”

苏文眨巴着清澈的眼眸,问道。

王师长放下酒碗,解释道:“是这样的小苏,细粮好是好,但也经不住吃啊。”

“而且一斤细粮能买5斤粗粮,所以这不是想把钱用在刀刃上嘛。”

苏文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呀,但这个问题他还真没办法解决。

因为22年的棒子面、高粱面啥的价格跟白面相差无几。

而且食品级的棒子面反而比白面贵,饲料级的倒是便宜,难道让战士们吃饲料吗?

“呵呵~,放心各位长官,我的白面给咱们红军,就卖粗粮一个价。”

“真的!

那就太感谢你了。”

王师长立马端起酒碗,说啥都得敬苏文一碗:“来咱们一起敬小苏一个。”

盛情难却,酒量不咋地的苏文只能一口闷掉。

然后吃了口菜,接着道:“别说白面,大米我也卖粗粮一个价。”

“噗~。”

身为南方人的谢上级刚喝进嘴的茶水,差点没喷出来。

白米别说在陕北,就算在鱼米之乡的南方,普通人家都不敢完全当主食,而是得掺杂着粗粮一块煮。

“小苏,你没开玩笑吧?”

苏文吃着羊肉,囫囵道:“没有上级,大米我保证给你弄来,而且比白面还便宜。”

“那行!”

谢上级激动的举起茶碗,“就冲你这句话,咱们还得敬你一杯。”

..于是乎,还没半小时,苏文至少喝掉1斤散白。

后面的事情他完全不记得了,只知道酒桌上他很开心,说了不少话。

好像最后还哭了..下午4点,指挥部内。

王福山领衔的几人正在抽烟聊天,当然烟肯定是从苏文兜里顺来的。

刚刚那桌酒,光王福山一人就喝掉3斤。

现在也是脸不红心不跳,完全跟没事一样。

就连刘喜田都喝了两斤,也只是微微有些上脸。

至于谢长伟则是大病初愈,喝的是茶水,没一点事情。

“呵呵~,我这小老乡酒量不怎么样嘛。”

王福山有些得意道。

谢长伟忍不住楞了他一眼:“我说老王,有你这么整自己老乡的嘛,你瞧把人家给喝的。”

“是啊!”

刘喜田吐了口烟雾,“嘿嘿,还别说这华子还蛮好抽。”

“啥华子?

这叫中华!”

王福山嗔怪道。

“呵呵~,这不是小苏说的嘛,我这是现学现用。”

刘喜田接着道:“只是小苏喝了酒可真能吹啊,下回可不能再喝这么多。”

王福山点点头:“唉~,我这不是想从他嘴里套出点话嘛,好家伙,根本不用套,这比叛徒还能说。”

“哈哈哈~。”

笑过之后,刘喜田严肃道:“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我看着也不像假话,师长,咱们能相信吗?”

至于苏文醉酒后说了啥,不外乎就是说自己能买来任何物资。

就算银条都能弄来,还说可以用银条换黄金。

听得大家是云里雾里,毕竟现在银元跟黄金的兑换价格,差不多是固定的,基本上没多少搞头。

只是他们不知道,2022年的白银,大部分都是工业提取。

产量大了之后,所以才便宜。

要是拿到1935年换黄金,的确是种牟利的好手段。

但是这些银子只能跟外国人兑换,不然的话会引发国内经济通胀。

王福山深吸一口过滤嘴,掐灭烟头道:“除了苏文,咱们还能相信谁?”

屋内立马陷入沉默,是啊,他们现在虽说还没到山穷水尽,但已是人困马乏,要是再得不到补充,势必会影响战斗力。

“不错。”

谢长伟轻叹道:“苏文现在是咱们唯一认识的爱国商人,先不提他说的那些是真是假。”

“单凭这回送过来的物资,也不是一般商人能办到的。”

“所以,我觉得咱们也得拿出点诚意才行。”

王福山脸上露出肉疼的表情:“你是说,把咱们的金库拿出来?”

所谓的金库,指的就是之前进驻陕北之前,转战几千里路缴获的那几十根金条。

本来打算找机会上交军团司令部,但一直没找着机会,所以才搁置了下来。

谢长伟无奈的点点头:“你们都听到了,小苏说如果有黄金,他甚至有信心弄来军火。”

“而且既然能换来物资,花出去总比无用武之地强。”

“我看了库房里边他带来的那些物资,光是那两桶消炎药,就能抵得上那些金条的价值。”

“所以,这次的交易应该亏不了。”

王福山微微颔首,沉思了一会儿,道:“行,那就表决。”

说完便举起了右手,“我同意拿黄金交易。”

紧接着谢长伟跟刘喜田几乎是同时举起了右手,两人旋即相视而笑。

8月19号早晨。

伴随着悠扬的起床号,苏文这才悠悠醒来。

看了眼周围,发现自己应该是在一个陌生小院。

下意识掏出裤兜里的手机看了眼,自己居然从昨天下午一直睡到今天早晨。

“唉~,喝酒误事啊!”

轻叹一声的苏文便打算上个厕所。

于是问了门口站岗的小战士,十五六岁的年纪,瘦瘦小小,身板子倒是站得笔直:“那个小同志,请问厕所在哪里啊?”

“请问苏先生,啥叫厕所呀?”

苏文抓了抓凌乱的头发,“就是...茅房!”

“哦!

我带你去吧,不然你找不到。”

说罢小战士便领着苏文七拐八拐的来到旱厕。

皱着眉舒坦之后,苏文不由得感慨,这边的条件实在太艰苦,所以才会经常突发传染病。

“哈哈哈,小苏,你可醒得真早啊。”

听声音就知道是王福山那个大嗓门。

要不是对方满脸真诚,他还真以为对方是在演自己,于是挤出一丝笑脸,尴尬道:“王师长,让您见笑啦,下次我就别喝这么多了哈。”

“没事没事,性情中人嘛!

走,我带你吃早饭。”

说着王福山便拉着他的手往隔壁师部走。

早饭是一大碗面片汤,上面还淋着香油,飘着几粒葱花。

于是便捻了一块大洋,欢喜道:“谢谢长官,这一块大洋就够了哈。”

“怎么可能?”

刘参谋长以为对方是在客气:“我去县里采买过,这些东西加起来怎么也得三四块大洋,而且还有价无市。”

“杨二妮同志,你可千万别客气!”

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这年月由于常凯申封锁,很多东西根本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

杨二妮于是便把白面、精盐以及药品的来源以及价格,全都一股脑倒了出来。

“几位长官,东西确实是我娘从卖货郎手里买的,而且10斤白面加半斤盐只要1块大洋。”

“就连这药也是赊的,说是治好了病再给,所以,我收一块大洋真不是客气。”

“卖货郎?”

王师长皱了皱眉。

“就是那个从川省来的卖货郎,叫苏什么来着..对了,叫苏文!”

杨二妮赶紧解释道。

这些东西不但紧缺,而且便宜。

这个叫苏文的商人,究竟是如何躲开封锁送货过来的?

不过他既然敢在陕北苏区做买卖,那就证明对方肯定有自己的门路。

如果能跟他取得长期合作,那部队的物资匮乏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缓解..想到这些,王师长赶紧道:“二妮同志,你还能跟苏文取得联系吗,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见见他。”

“啊?”

杨二妮有些疑惑,这个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凭啥能得到长官青睐。

“师长,那个川省人狡猾得很,把我娘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哄得一愣一愣,您可得小心哦!”

刘参谋知道师长老家也是川省的,眼见对方脸色不太好看,赶紧出言打断道:“二妮同志,咱们干革命的,可不能有地域上的歧视,你一口一个卖货郎,是不是有些太不尊重人啊?”

“而且对方卖的东西货真价实,连药品都能赊给咱老百姓,在我看来也是爱国商人嘛。”

杨二妮想了想,的确是这样,这年月的商人,有苏文这样厚道的不多。

于是耷拉着脑袋:“知道了参谋长,我向您检讨。”

这一页算是翻了过去,王师长微笑道:“呵呵~,不用这么严肃,二妮同志你也看到了,现在部队很困难。”

“要是能跟苏文这样的爱国商人取得联系,对部队来讲是有极大帮助的,希望你能明白。”

杨二妮不作多想,赶紧道:“明白师长!

苏文跟我娘说过还会过来卖货,只要他出现,我保证把人给您押来!”

刘参谋差点没晕过去,“呃~,记住,不是押,是请,听懂了吗?”

“懂了懂了!”

..8月17日,苏文得到600万巨款的第二天。

不知道是因为昨晚还掉了网贷饥荒,还是因为穷人乍富思想作祟,一大早他便早早醒来。

于是便洗漱一番,之后直接出门吃早餐。

然后便打车前往汽配市场,打算买台三轮车送货。

不过逛了一大圈都没选到合适的,要么就是载重太少、空间太小,要么就是电池续航太短。

相比之下那些农用车,反而更适合陕北的路况。

比方说四不像农用车,载重6吨以上,58匹马力,四驱柴油动力。

居然还有一吨随车吊,并且操作简便,皮实耐用,最高时速也能达到50公里每小时。

而且价格还便宜,增加了随车吊,居然才1万6。

虽说开去民国24年稍显违和,但总比纯电好解释一些吧。

唯独一点不好,就是这车不能在市区里边行驶。

不过这都不算事,本来这玩意儿就只是用于在陕北土路上行驶。

看了眼随身携带的驾驶本,学车5年,是时候展现一下真正的技术了。

既然要做买卖,那肯定得有属于自己的仓库,不然以后出货量太大没地方中转可不行。

于是便在物流园,租了个比较偏僻的800平米独立仓库。

原本目前不需要这么大的仓库,但为了保密,只能奢侈一把。

这样一来,光是一上午苏文就花掉将近6万块钱。

其中四不像农用车1万6,仓库租金4万3一年。

当走进仓库大门的那一刻,苏文陷入了沉思。

这他喵也太大了点吧!

整个仓库长40米,宽20米,内高则是9米,两扇电动卷帘门开口加起来超过10米。

这么大的仓库,得多少货才能填满?

不过算了,也没花多少钱,估计以后应该用得上,现在暂时只能当成练车场使用。

于是便开着四不像农用车,在仓库里边来回的开。

直到完全熟悉了车辆使用,这才锁上车、关上门打算先去采买。

物流园本就是商品集散地,出门右拐十几分钟便到了。

首先采买的是粮食,陕北人偏爱白面,其次就是盐。

来到一家叫‘忠勇粮油批发’的门市,这名字倒是讨喜。

看了眼正在凉椅上打瞌睡的老板,苏文直接道:“老板,做生意吗?”

老板悠悠然醒来,一看是个嘴上无毛的年轻人,冷冷道:“做啊,帅哥你要点啥?”

“有面粉跟盐吗?”

老板抓了抓后背,嬉笑道:“开玩笑不是,这些东西可都是标配呀!”

“面粉50斤1袋,每斤2块,你要几袋?

盐是按箱卖,一箱20袋,每袋1斤,价格是1块5,你要几箱?”

“几袋的话我们可不负责送货啊。”

苏文想了想,自己那么大的仓库不多买点怎么行?

这不是白瞎了嘛,于是直接道:“面粉来3吨,盐的话先买50箱润一润。”

“噗~!”

正在喝茶的老板差点没喷出来,“多少?

您是说3吨面粉,跟50箱盐对吧?”

苏文皱了皱眉,“大热的天,我像在开玩笑?”

“嘿嘿,不是不是!”

老板满脸堆笑,赶紧掏出烟递了过去。

点上烟,浅吸一口,白沙有点辣口..“只是这价格,你可得给我优惠一点。”

“没问题,帅哥,你看这样行不行,面粉我算你1块8,盐我算你1块4,怎么样?”

老板一副讨好的模样。

苏文撇撇嘴:“我这只是头批次采购,下次可就不止这个数啦,所以你这个价格到底了没?”

老板先是一愣,咬咬牙:“这样吧帅哥,面粉1块6,盐1块3,而且我敢保证你在我这里拿的货,肯定是全市场最低!”

既然对方敢开下海口,倒也不怕对方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毕竟粮食这种东西要是敢乱来,估计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啦。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为您推荐

言情小说排行

人气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