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滚滚,陕北的天,晴朗而干燥.一辆封闭式货厢的电三轮,缓缓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漆黑车厢上印着‘顺风’二字。车上插着显眼的白色帆布,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米、面、盐、...

风沙滚滚,陕北的天,晴朗而干燥.一辆封闭式货厢的电三轮,缓缓行驶在乡间土路上,漆黑车厢上印着‘顺风’二字。
车上插着显眼的白色帆布,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米、面、盐、油’四个醒目繁体字。
骑车的男人年约20几岁,脚踩阿迪王,衣着朴素而干净,有着这个年代少有的红润白净皮囊。
任凭谁见了都得来一句:真是个十里八乡少有的俊后生。
..正当苏文骑着三轮叼着烟,愣神之际,从路旁的土疙瘩村子里,钻出来七八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全都面露菜色,穿着一身补丁的黑灰衣裳裤子。
“喂~,后生,等一下。”
一位40岁左右的妇人招呼着三轮车停下。
“大娘,你要点啥?
我这里啥都有,可不只卖米面盐油。”
眼见来了生意,苏文扔掉烟头,跳下车座,满脸堆笑的朝妇人迎去。
“你...你是外地来的。”
妇人一听这口音,又看到苏文1米8左右的个头,便怯生生的问道。
苏文也不打算隐瞒,此行他就是想来探探路,顺便赚点小钱:“是啊大娘,我来自川省,走街串巷卖点货,你要点什么?”
川陕相隔不算远,货郎走货至此并不罕见。
只是这后生长得比女娃还白净,推的货车居然是3个轮,货箱也遮得严严实实..不作他想,妇人问道:“你有白面吗?
我男人害了病,想吃点白面。”
“白面当然有!
您等着。”
说罢便从货箱里翻出几袋十斤装的优质小麦面粉,就这样随意的放在地上。
撕开一袋包装,从里边抓了一把白面,递给妇人道:“大娘您看,多好的白面,保证货真价实,吃完一袋想两袋。”
“是啊,好白的面,我活了几十年,还没见过这么好的白面哩。”
妇人眼眸闪着光,小心的捻一撮放进嘴里,闭着眼砸吧几下。
“嗯~,不错,是上好的白面,比镇子里卖的还好,就是不知道价格..”苏文大气的摆摆手,“呵呵~,价格不贵,一袋十斤,只要一块大洋。”
“啊?
真不便宜,一块大洋我都能买几十斤高粱米咯。”
妇人捏了捏荷包,唏嘘道。
苏文皱了皱眉,“呃~,大娘这可是细粮,可不能拿高粱米比,这玩意儿有营养。”
他顿了顿,有些挣扎道:“要不这样,你买一袋白面,我送你半斤细盐。”
说话间便从货箱里翻出一袋,用透明塑料口袋分装好的盐,大气的塞进了妇人手上。
“这..这是精盐?”
妇人看着比雪花还白的细盐,有些不知所措。
打开包装,用手指轻轻沾上一点放进嘴里。
醇厚的味道立刻充斥着口腔,这精盐不但咸味厚重,而且不苦不涩,比镇上一斤卖一块大洋的粗盐,简直是天上和地下。
“那就这么说定了,后生,可不能哄人!”
妇人紧紧握住盐袋,生怕苏文反悔似的。
苏文见状只是笑笑,现在是民国24年,也就是1935年。
市面上的物资十分匮乏,加之国民党经济封锁,陕北的老百姓过得真是苦!
“大娘,咱巴蜀汉子可不兴说话不算,您拿着!
就算没钱我照样赊给你。”
说罢就连同白面一起递给了妇人。
妇人随即一愣,这年月的商人真就应了那句无奸不商的至理名言。
能不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就已是谢天谢地。
而像苏文这样半卖半送做生意的,她还是头回见。
于是赶紧掏出荷包里一枚保存完好的银元递给他:“你这后生,叫我一声大娘,还能差你钱不成?
再说你大老远的过来做买卖,钱一定得现给。”
“行大娘,那我就收着,觉着好,多给我介绍点买卖。”
苏文不客气的收下银元,看都不看一眼。
这年月银子本来就是硬通货,如果还造假,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嘛。
抱着沉甸甸的白面和盐袋,妇人脸上的褶子都笑了出来:“放心后生,我保准给你拉来客人,对了,我姓胡,你就叫我胡大娘吧。”
“呵呵~,好的胡大娘,我叫苏文,你叫我小苏就成。”
..望着胡大娘怀里抱着白面跟盐袋,满脸堆笑的回到村口,立马有村民围了上来。
“她胡婶,买这么多东西,可花了不少钱吧?”
“嘿嘿~,便宜得很,这么好的白面和盐才一个大头,我不是怕没钱抓药,都还想再买点哦!”
胡大娘紧紧抱着怀里的东西,生怕飞了似的。
“什么?!
真的假的?
来,让我看看。”
..于是一群村民便围着胡大娘手里的东西,细细查验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苏文稳坐钓鱼台,口碑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东西根本不愁没人要,所以他才不会干沿街叫卖这种事。
有伤风化!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一群老乡便朝苏文的小三轮跑来,有两个腿脚不便的差点没摔个狗啃泥,简直不要太激动。
“俊娃,给我来一袋白面和盐,可不能短斤少两哦!”
一名脑袋缠白毛巾的中年人,手递银元颤抖着道。
“行大叔,您拿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多久所有白面跟盐全被一扫而空。
货箱里就剩下些大米跟白糖,还有几十斤菜籽油,以及一些药品。
看来这年月老百姓连饭都没吃饱,糖和油之类,自然很少能消费得起。
至于说卖药,这年月的人本就忌讳买药这种事,除非人家主动提及,否则苏文也不会主动说药的事情。
短短几分钟,苏文便收入12块银元,这种生意做着才叫过瘾嘛。
“小苏啊,你这么做生意会不会折本啊?”
见苏文不怎么忙,闲来无事的胡大娘便过来搭话道。
“怎么会!
我主打一个薄利多销,诚信经营。”
苏文整理着货箱道。
“对了胡大娘,你男人害的什么病啊?
光吃白面可不行,得吃药。”
说起自家男人,胡大娘难免神伤:“唉~,当家的又吐又拉还打摆子,郎中来瞧过病,说是疫症,治不好,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我这不想着买点白面,让他吃点好的,这要是死了,也能当个饱死鬼..”呃~这胡大娘倒还蛮看得开。
苏文点点头,“明白上级,保证给你弄来最好的军服,而且是带迷彩那种。”
当然,这个最好肯定是指目前这个年代最好的军服。
对于军服的选择,苏文心里早就有了计较,那就是类似于88式的迷彩服。
鞋子肯定是帆布胶鞋,经典耐用。
“对了,还有粮食。”
刘参谋长补充道:“只是能不能多弄点棒子面啥的,高粱面也行啊。”
“为啥?”
苏文眨巴着清澈的眼眸,问道。
王师长放下酒碗,解释道:“是这样的小苏,细粮好是好,但也经不住吃啊。”
“而且一斤细粮能买5斤粗粮,所以这不是想把钱用在刀刃上嘛。”
苏文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呀,但这个问题他还真没办法解决。
因为22年的棒子面、高粱面啥的价格跟白面相差无几。
而且食品级的棒子面反而比白面贵,饲料级的倒是便宜,难道让战士们吃饲料吗?
“呵呵~,放心各位长官,我的白面给咱们红军,就卖粗粮一个价。”
“真的!
那就太感谢你了。”
王师长立马端起酒碗,说啥都得敬苏文一碗:“来咱们一起敬小苏一个。”
盛情难却,酒量不咋地的苏文只能一口闷掉。
然后吃了口菜,接着道:“别说白面,大米我也卖粗粮一个价。”
“噗~。”
身为南方人的谢上级刚喝进嘴的茶水,差点没喷出来。
白米别说在陕北,就算在鱼米之乡的南方,普通人家都不敢完全当主食,而是得掺杂着粗粮一块煮。
“小苏,你没开玩笑吧?”
苏文吃着羊肉,囫囵道:“没有上级,大米我保证给你弄来,而且比白面还便宜。”
“那行!”
谢上级激动的举起茶碗,“就冲你这句话,咱们还得敬你一杯。”
..于是乎,还没半小时,苏文至少喝掉1斤散白。
后面的事情他完全不记得了,只知道酒桌上他很开心,说了不少话。
好像最后还哭了..下午4点,指挥部内。
王福山领衔的几人正在抽烟聊天,当然烟肯定是从苏文兜里顺来的。
刚刚那桌酒,光王福山一人就喝掉3斤。
现在也是脸不红心不跳,完全跟没事一样。
就连刘喜田都喝了两斤,也只是微微有些上脸。
至于谢长伟则是大病初愈,喝的是茶水,没一点事情。
“呵呵~,我这小老乡酒量不怎么样嘛。”
王福山有些得意道。
谢长伟忍不住楞了他一眼:“我说老王,有你这么整自己老乡的嘛,你瞧把人家给喝的。”
“是啊!”
刘喜田吐了口烟雾,“嘿嘿,还别说这华子还蛮好抽。”
“啥华子?
这叫中华!”
王福山嗔怪道。
“呵呵~,这不是小苏说的嘛,我这是现学现用。”
刘喜田接着道:“只是小苏喝了酒可真能吹啊,下回可不能再喝这么多。”
王福山点点头:“唉~,我这不是想从他嘴里套出点话嘛,好家伙,根本不用套,这比叛徒还能说。”
“哈哈哈~。”
笑过之后,刘喜田严肃道:“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我看着也不像假话,师长,咱们能相信吗?”
至于苏文醉酒后说了啥,不外乎就是说自己能买来任何物资。
就算银条都能弄来,还说可以用银条换黄金。
听得大家是云里雾里,毕竟现在银元跟黄金的兑换价格,差不多是固定的,基本上没多少搞头。
只是他们不知道,2022年的白银,大部分都是工业提取。
产量大了之后,所以才便宜。
要是拿到1935年换黄金,的确是种牟利的好手段。
但是这些银子只能跟外国人兑换,不然的话会引发国内经济通胀。
王福山深吸一口过滤嘴,掐灭烟头道:“除了苏文,咱们还能相信谁?”
屋内立马陷入沉默,是啊,他们现在虽说还没到山穷水尽,但已是人困马乏,要是再得不到补充,势必会影响战斗力。
“不错。”
谢长伟轻叹道:“苏文现在是咱们唯一认识的爱国商人,先不提他说的那些是真是假。”
“单凭这回送过来的物资,也不是一般商人能办到的。”
“所以,我觉得咱们也得拿出点诚意才行。”
王福山脸上露出肉疼的表情:“你是说,把咱们的金库拿出来?”
所谓的金库,指的就是之前进驻陕北之前,转战几千里路缴获的那几十根金条。
本来打算找机会上交军团司令部,但一直没找着机会,所以才搁置了下来。
谢长伟无奈的点点头:“你们都听到了,小苏说如果有黄金,他甚至有信心弄来军火。”
“而且既然能换来物资,花出去总比无用武之地强。”
“我看了库房里边他带来的那些物资,光是那两桶消炎药,就能抵得上那些金条的价值。”
“所以,这次的交易应该亏不了。”
王福山微微颔首,沉思了一会儿,道:“行,那就表决。”
说完便举起了右手,“我同意拿黄金交易。”
紧接着谢长伟跟刘喜田几乎是同时举起了右手,两人旋即相视而笑。
8月19号早晨。
伴随着悠扬的起床号,苏文这才悠悠醒来。
看了眼周围,发现自己应该是在一个陌生小院。
下意识掏出裤兜里的手机看了眼,自己居然从昨天下午一直睡到今天早晨。
“唉~,喝酒误事啊!”
轻叹一声的苏文便打算上个厕所。
于是问了门口站岗的小战士,十五六岁的年纪,瘦瘦小小,身板子倒是站得笔直:“那个小同志,请问厕所在哪里啊?”
“请问苏先生,啥叫厕所呀?”
苏文抓了抓凌乱的头发,“就是...茅房!”
“哦!
我带你去吧,不然你找不到。”
说罢小战士便领着苏文七拐八拐的来到旱厕。
皱着眉舒坦之后,苏文不由得感慨,这边的条件实在太艰苦,所以才会经常突发传染病。
“哈哈哈,小苏,你可醒得真早啊。”
听声音就知道是王福山那个大嗓门。
要不是对方满脸真诚,他还真以为对方是在演自己,于是挤出一丝笑脸,尴尬道:“王师长,让您见笑啦,下次我就别喝这么多了哈。”
“没事没事,性情中人嘛!
走,我带你吃早饭。”
说着王福山便拉着他的手往隔壁师部走。
早饭是一大碗面片汤,上面还淋着香油,飘着几粒葱花。
于是便捻了一块大洋,欢喜道:“谢谢长官,这一块大洋就够了哈。”
“怎么可能?”
刘参谋长以为对方是在客气:“我去县里采买过,这些东西加起来怎么也得三四块大洋,而且还有价无市。”
“杨二妮同志,你可千万别客气!”
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这年月由于常凯申封锁,很多东西根本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
杨二妮于是便把白面、精盐以及药品的来源以及价格,全都一股脑倒了出来。
“几位长官,东西确实是我娘从卖货郎手里买的,而且10斤白面加半斤盐只要1块大洋。”
“就连这药也是赊的,说是治好了病再给,所以,我收一块大洋真不是客气。”
“卖货郎?”
王师长皱了皱眉。
“就是那个从川省来的卖货郎,叫苏什么来着..对了,叫苏文!”
杨二妮赶紧解释道。
这些东西不但紧缺,而且便宜。
这个叫苏文的商人,究竟是如何躲开封锁送货过来的?
不过他既然敢在陕北苏区做买卖,那就证明对方肯定有自己的门路。
如果能跟他取得长期合作,那部队的物资匮乏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缓解..想到这些,王师长赶紧道:“二妮同志,你还能跟苏文取得联系吗,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见见他。”
“啊?”
杨二妮有些疑惑,这个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凭啥能得到长官青睐。
“师长,那个川省人狡猾得很,把我娘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哄得一愣一愣,您可得小心哦!”
刘参谋知道师长老家也是川省的,眼见对方脸色不太好看,赶紧出言打断道:“二妮同志,咱们干革命的,可不能有地域上的歧视,你一口一个卖货郎,是不是有些太不尊重人啊?”
“而且对方卖的东西货真价实,连药品都能赊给咱老百姓,在我看来也是爱国商人嘛。”
杨二妮想了想,的确是这样,这年月的商人,有苏文这样厚道的不多。
于是耷拉着脑袋:“知道了参谋长,我向您检讨。”
这一页算是翻了过去,王师长微笑道:“呵呵~,不用这么严肃,二妮同志你也看到了,现在部队很困难。”
“要是能跟苏文这样的爱国商人取得联系,对部队来讲是有极大帮助的,希望你能明白。”
杨二妮不作多想,赶紧道:“明白师长!
苏文跟我娘说过还会过来卖货,只要他出现,我保证把人给您押来!”
刘参谋差点没晕过去,“呃~,记住,不是押,是请,听懂了吗?”
“懂了懂了!”
..8月17日,苏文得到600万巨款的第二天。
不知道是因为昨晚还掉了网贷饥荒,还是因为穷人乍富思想作祟,一大早他便早早醒来。
于是便洗漱一番,之后直接出门吃早餐。
然后便打车前往汽配市场,打算买台三轮车送货。
不过逛了一大圈都没选到合适的,要么就是载重太少、空间太小,要么就是电池续航太短。
相比之下那些农用车,反而更适合陕北的路况。
比方说四不像农用车,载重6吨以上,58匹马力,四驱柴油动力。
居然还有一吨随车吊,并且操作简便,皮实耐用,最高时速也能达到50公里每小时。
而且价格还便宜,增加了随车吊,居然才1万6。
虽说开去民国24年稍显违和,但总比纯电好解释一些吧。
唯独一点不好,就是这车不能在市区里边行驶。
不过这都不算事,本来这玩意儿就只是用于在陕北土路上行驶。
看了眼随身携带的驾驶本,学车5年,是时候展现一下真正的技术了。
既然要做买卖,那肯定得有属于自己的仓库,不然以后出货量太大没地方中转可不行。
于是便在物流园,租了个比较偏僻的800平米独立仓库。
原本目前不需要这么大的仓库,但为了保密,只能奢侈一把。
这样一来,光是一上午苏文就花掉将近6万块钱。
其中四不像农用车1万6,仓库租金4万3一年。
当走进仓库大门的那一刻,苏文陷入了沉思。
这他喵也太大了点吧!
整个仓库长40米,宽20米,内高则是9米,两扇电动卷帘门开口加起来超过10米。
这么大的仓库,得多少货才能填满?
不过算了,也没花多少钱,估计以后应该用得上,现在暂时只能当成练车场使用。
于是便开着四不像农用车,在仓库里边来回的开。
直到完全熟悉了车辆使用,这才锁上车、关上门打算先去采买。
物流园本就是商品集散地,出门右拐十几分钟便到了。
首先采买的是粮食,陕北人偏爱白面,其次就是盐。
来到一家叫‘忠勇粮油批发’的门市,这名字倒是讨喜。
看了眼正在凉椅上打瞌睡的老板,苏文直接道:“老板,做生意吗?”
老板悠悠然醒来,一看是个嘴上无毛的年轻人,冷冷道:“做啊,帅哥你要点啥?”
“有面粉跟盐吗?”
老板抓了抓后背,嬉笑道:“开玩笑不是,这些东西可都是标配呀!”
“面粉50斤1袋,每斤2块,你要几袋?
盐是按箱卖,一箱20袋,每袋1斤,价格是1块5,你要几箱?”
“几袋的话我们可不负责送货啊。”
苏文想了想,自己那么大的仓库不多买点怎么行?
这不是白瞎了嘛,于是直接道:“面粉来3吨,盐的话先买50箱润一润。”
“噗~!”
正在喝茶的老板差点没喷出来,“多少?
您是说3吨面粉,跟50箱盐对吧?”
苏文皱了皱眉,“大热的天,我像在开玩笑?”
“嘿嘿,不是不是!”
老板满脸堆笑,赶紧掏出烟递了过去。
点上烟,浅吸一口,白沙有点辣口..“只是这价格,你可得给我优惠一点。”
“没问题,帅哥,你看这样行不行,面粉我算你1块8,盐我算你1块4,怎么样?”
老板一副讨好的模样。
苏文撇撇嘴:“我这只是头批次采购,下次可就不止这个数啦,所以你这个价格到底了没?”
老板先是一愣,咬咬牙:“这样吧帅哥,面粉1块6,盐1块3,而且我敢保证你在我这里拿的货,肯定是全市场最低!”
既然对方敢开下海口,倒也不怕对方弄虚作假,以次充好。
毕竟粮食这种东西要是敢乱来,估计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啦。
最新评论